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医美坑,如何避?
第37版:封面报道 2023-03-20

医美坑,如何避?

周洁

半岛超声炮的使用范围中没有明确的减轻皱纹内容。

新氧的宣传中将超声炮描述为可以治疗中度衰老的项目。

瘪嘴示意图。

央视曝光医美贷陷阱,零利息网贷瞄准学生。

医美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水很深”的行业。

记者|周洁

过去,人们谈到医美,总会将之与整容脸、网红脸联系起来,而现在,医美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许多明星也愿意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医美经历,比如应采儿就曾表示,自己会定期去打瘦脸针、玻尿酸、肉毒素,还要做热玛吉。

“变美三件套”从曾经的美甲、染发、种睫毛,到如今的水光、肉毒、玻尿酸。某医美App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中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后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年复合增长率仍保持在15%以上且高于全球,2022年市场规模保持两位数增长,接近2300亿元。此外,该机构预计2023年我国医美消费者规模将达到2354万人。

不过,医美也一直是人们心目中“水很深”的行业。一方面,这是因为医患双方肉眼可见的信息差;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医美市场的乱象实在太多了,虚假宣传、夸大宣传、假冒伪劣等,五花八门,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热门抗衰项目超声炮涉嫌虚假宣传

这两年,医美行业中“抗衰老”相关项目热度直线上升。某医美App与第一财经联合发布的《新青年抗衰老调查报告》显示,90后对“抗衰老”的重视远远高于80后,在被问及最想尝试的医美项目时,有48.16%的人选择“提拉紧致”。

大约两年前,医美市场出现了一款半岛超声炮的产品,宣传中,不少词汇形容其为“抗衰新星”“抗衰黑马”等,引得无数爱美女士前仆后继,有消费者在医美服务的在线平台新氧App上看到相关项目介绍后,向《新民周刊》咨询这一项目的可靠性。

记者随即展开了调查并经过多方求证,发现如此热门的项目竟然涉嫌虚假宣传。

在其宣传中,半岛超声炮是国内首台荣获NMPA认证的超声治疗设备。NMPA认证,也就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可以说是医疗器械类产品“身份证”。但这张身份证上的内容,却经不起细究。

记者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后发现,单纯查询超声炮设备,官网里没有任何的信息,在输入超声治疗仪后,搜索结果中有3份半岛医疗超声治疗仪的注册信息,其中两份是深圳半岛,一份是湖南半岛。

对于这三份不同地区的注册信息,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平晟告诉《新民周刊》,产品既然已经通过了注册,相信它还是履行了一些正规的手续。选择在不同的省份去注册,可能是考量了不同的省份的食药监局的审核尺度会略有不同。“据我了解,上海食药监局对医疗器械的把控比较严,有些兄弟省份可能相对来说会略微宽松一些,那么企业就会选择略微宽松的省份去注册,提高它注册的成功率。”朱平晟说。

记者还发现,在这三份产品的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中,实际上没有明确写到该设备有减轻皱纹的作用。深圳半岛的两份注册信息中,一份标注的是适用于肩周炎、颈椎病及软组织疼痛的辅助治疗;另一份是适用于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供医疗机构使用。只有一份湖南半岛注册信息中写到用于医学美容的相关疾病治疗,适用范围为:适用于人体肩颈、腰腹部及四肢部位慢性组织损伤疼痛,皮肤瘢痕和神经性皮炎的辅助治疗,以及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用于医疗机构康复科、皮肤科、整形美容科、妇产科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然而,市面上同样宣传抗衰的热芙美,其适用范围/预期用途中,是明确写到有减轻皮肤皱纹和褶皱效果的。而抗衰的上一款明星产品热玛吉,也是明确写到是用于对身体、面部及眼周皱纹的非侵入性治疗。

同时,许多消费者也提出疑惑,如此抗衰神器,又通过了NMPA认证,那么它是否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撑?在披露的信息中,半岛超声炮属于二类医疗器械,记者咨询了了解医疗器械注册审批流程的人士,对方表示,其实大部分二类器械拿注册证并不需要临床实验。而在公开的资料报道上,我们也没有搜到半岛超声炮在抗衰方面的临床试验数据。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美容皮肤科业务院长莫雅晴告诉记者,目前超声炮项目是作为一个皮肤科的辅助治疗项目,“和光子、水光、热玛吉等项目联合治疗,做一些皮肤维养,这部分它是符合规范的”。

然而,新氧App在对半岛超声炮的官方宣传中并未提及超声炮需联合治疗这一点。此外,其涉及半岛超声炮的宣传语更涉嫌夸大宣传,比如在项目介绍中,新氧推荐热玛吉是一种轻度抗衰的仪器,超声炮则是最高级别抗衰的设备,但前文已提到,热玛吉的备案信息里有明确的针对皱纹的治疗,而超声炮的用途里甚至都没有该项内容。

对于这一疑问,朱平晟表示:“这涉及企业宣传的问题,这些产品通过了注册,相信这些产品会有一些辅助治疗的效果,但是不是像宣传的那么神,就无法下定论了。事实上,抗衰老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定义,也不是一个药品真正疗效的定义,它只是在宣传上的一种说法。而据我所知,部分尺度比较严格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是禁止一些商家采用抗衰老一词的,因为概念过于宽泛。举个例子,通过毛巾热敷的方式,我们也能改善皮肤的微循环,但这能不能被称为抗衰呢,显然是不合适的。”

记者联系了新氧App和深圳半岛,截至发稿,对方没有给出回应。

20余万元的整形手术,竟让凸嘴变瘪嘴

在广州上学期间,唐女士想改善自己的凸嘴情况。“小的时候做过正畸,但正畸无法改变我凸嘴的面型,下巴特别短,看上去下面部跟我的中上面部不成比例。”

她在小红书上搜到不少案例,其中一个情况相似的分享者令她心动不已。两人加了微信,咨询了手术医院后,涉世未深的唐女士并没有怀疑案例的真实性,直接选择了该分享者推荐给自己的这家整形机构做手术。

该医生面诊完后对唐女士表示,这种情况很普遍,要改善十分容易,做个小手术就行。很快就给她安排了拔牙+前端截骨手术,或许是为了显示这一手术对医生是小菜一碟,手术在局麻下开始,唐女士清醒地看着医生拿着锯子切割自己的颌骨,“过程特别痛苦,非常恐惧”。

让唐女士感到痛苦的还在后面,手术半年后,有人告诉唐女士她瘪嘴的现象很严重,术后半年,唐女士自己也觉得看起来像老太太,而且笑起来的时候,牙齿都看不见了。于是,她找到手术医生复诊咨询,然而医生告诉她,她的手术是成功的,因为确实改善了其凸嘴的情况。唐女士告诉记者,当时家里人为她支付了二十余万元整容费用,但她也没有再去这家医院维权,一方面是因为医生一口咬定手术没有失败;另一方面,唐女士当时也没有想到可以维权,她认为手术毕竟没有伤害她的生命。“但我觉得这个手术不成功,因为方式不对,然后让我损失了4颗健康的牙齿。”

针对唐女士的情况,后来为其进行修复的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业务院长何晋龙告诉《新民周刊》,他认为唐女士的第一次手术是失败的,因为治疗方案是错误的,没有解决唐女士露牙龈、气道狭窄等需要解决的问题。“唐女士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不足,所以她也会有凸嘴的感觉,实际上这种凸嘴是假的。类似唐女士这样的凸嘴的患者,一般还同时存在露龈笑和口角偏斜的现象,但只做拔牙前端截骨手术,很容易出现切牙缘顺时针选择,使上唇失去支撑,呈现老太太状上唇和瘪嘴。但病人的偏颌、露龈笑的问题都得不到矫正。”何晋龙告诉记者,拔牙+前端截骨手术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属于正颌手术的辅助性手术,其适应证很窄,如果不对症治疗,并发症就是会出现瘪嘴的现象。“这个情况其实不只在广州,这样用一套手术方案解决病人颌面问题的医生还有很多。要明确的是,正颌手术是整形美容手术里最难的一种,属于4级手术,术前的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依托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此外病人在治疗前一定要查询医院的资质、医生的资质,要看一下医生的过往案例,谨慎做决定。”

唐女士还算幸运,找到了能够为她做修复的医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然而,在医美领域,像唐女士一样放弃维权的消费者并不少见。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她在接受医院祛红的激光项目时,连续做了4次,皮肤发红的状态都没有什么改善,但因为当时签的合同中有“效果达不到预期”的免责条款,所以尽管不满意治疗效果,她也没有追究医院的责任。

“医美行为的效果是跟人的外形有关,它是对美的评判,所以标准很难客观统一,这恐怕是医美领域维权难的一大原因;第二,很多消费者考虑到个人隐私,也会选择隐忍;另外就是像激光的这个消费者,遇到了一些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霸王条款,会导致一些消费者误以为自己已经丧失了维权的权利。”朱平晟分析认为,“唐女士的案例中,因为医生的治疗方案错误,导致唐女士没有达到美容效果,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可以根据当时合同的约定或实际损害的情况,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机构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的,涉及责任竞合的法律问题,可以请专业人士选择合适的“途径”。而另一位消费者的情况中,她的皮肤现状是否可以通过别的手段治疗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这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问题。如果现有的医美手段都达不到效果,那医院也是可以免责的,否则,消费者也可以要求医疗机构退还部分款项。”

“首先消费者要确保自己选择了一家拥有资质的医院来做医美项目,此外,每次治疗前,可以通过拍照以及一些皮肤检测的数据,作为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这是非常重要的。”莫雅晴表示,效果的前后对比可以作为一种证据,当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以请医院上级部门或者第三方介入,做一个公平的判断。

变美反要你申请“医美贷”?跑为上策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近日,小龙因有去黑头的需求,在手机刷短视频时看到了“痘医生”发的体验广告,于是联系客服,预约了痘医生皮肤管理中心的16.8元进店体验套餐。

体验过程中,店方工作人员用仪器帮她做了脸部检查,称她的皮肤很严重,体验套餐对她来说效果不佳,推荐小龙做一款1.2万元的套餐。

因为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所以小龙一开始是拒绝的。结果店方就推荐她办理分期贷款,小龙说:“办理贷款期间,店里工作人员拿着我的手机与身份证办理分期网贷,全程都是工作人员在操作。”

次月,当网贷平台致电小龙催还贷款时,她才得知自己办理了网络贷款。小龙随即找到店方协商,提出中止治疗并退款的要求。店方回复,可以退,但套餐产品包装均已打开,影响二次销售,需支付产品费用及违约金,共计10960元。

其实小龙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有媒体报道,一名大四女学生,去一家美容院体验,结果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通过贷款方式办了年卡,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贷款是“0利息0首付”的。结果,办完卡以后,她频繁地接到借贷公司的催收电话,原来她已经背上了近6000元的贷款及高额利息。

经过消保委调查,发现消费者并没有和商家签订相关合同,也没有收款收据。消费者是与上海某小贷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分成了12期,合同年化利率高达30%,总利息约1000元。

朱平晟认为:“医美行为其实并不是刚需,它属于自我提升的一种‘奢侈消费’。从商业道德来说,商家不应该诱导消费,而且是远超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消费,这种商业行为本身是不道德的,但并不意味着全都是违法行为。如果贷款协议约定的利息远高于一般标准,可以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恢复到一个相对公平的尺度。如果一些行为中出现了强制的、欺骗性的行为,那商家可能就违法了,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回不合理、不正当的收费。”

此外,当前还有一种打着高薪招聘的幌子,实则以应聘者需提升外形气质为由,劝说其做医美的“消费陷阱”,如果消费能力达不到,还会让消费者通过办理医美贷进行消费。“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显然已经有了虚假的行为。从相关案例中可以看出,其招聘显然是噱头,而让人进行医美从而获利才是目的,如果这样的手段重复实施,获取利益较大,甚至有些受害者蒙受了身体、精神、财物的多重损失,其可能构成犯罪。”朱平晟建议,消费者不论是求职还是求美,遇到推销办卡甚至要求你贷款消费的情况,第一时间拒绝并离开,以免人身财产安全受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