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初冬(水彩画) 无牵无挂的轻与重 我眼中的安特卫普 在哈尔滨路上逐梦的赵家璧 一本改变命运的书 学者、爱人与母亲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1-24

在哈尔滨路上逐梦的赵家璧

沈琦华

路过哈尔滨路嘉兴路路口的星梦剧院,门口挤满了举着偶像海报的少男少女。有业内人士普及知识点,此举曰“应援”,就是偶像团体的成员举起左手在剧院出口一字排开,和每位前来观看演出的粉丝击掌,每一次击掌说一次“辛苦啦,谢谢”。大庭广众下的“应援”仪式,自然让不少路人驻足停留,粉丝们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就算疯魔一回,又如何。这个作为偶像团体演出基地的星梦剧院是一栋老建筑,上世纪30年代由英国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通和洋行设计,原名天堂大戏院,也曾是那个年代的追星圣地。

哈尔滨路东起海伦路,西至吴淞路,越过两条河流,交会三条道路,从头到尾只有三百多个门牌号。出版家赵家璧就住在哈尔滨路的258号,巧的很,就是星梦剧院的正对街。赵家璧的女儿赵修慧回忆,当年赵家璧白天在报社上班,心里却惦记着自己酷爱的文学编辑梦,晚上在自家屋里筹建晨光出版公司。1946年11月,这个设在赵家客厅里的出版社,首先出版了老舍的《四世同堂》和巴金的《寒夜》,接着《志摩日记》《围城》等相继出版,名动一时。《围城》当年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后,引发文坛争论,褒贬不一,但赵家璧看好它,决心出版《围城》。赵家璧此前并不认识钱锺书夫妇。《围城》书稿也是由作家陈西禾邀来给赵家璧的。据说赵家璧与钱锺书没有签出版合同,甚至没有互相谋面。初版《围城》在1947年5月与读者见面了,书上印着出版社地址:上海哈尔滨路258号,那年赵家璧39岁。赵家璧在编《围城》的时候,对面的天堂大戏院天天傍晚用高音喇叭播放《玫瑰,玫瑰,我爱你》的乐曲,招徕路人入内欣赏最新的好莱坞电影。

想起网上看到的一个段子。白先勇请蔡康永帮着改编电影《谪仙记》。白先勇开始讲到了电影里需要用的昆曲《长生殿》的场面,索性站起来演给蔡康永看,唱了两句,发觉他没有反应,停下来说:“咦?难道你不喜欢呀?”“不喜欢。”蔡康永老实回答:“唐明皇一个做皇帝的像个女人跷着小指头,咿咿呀呀的,不喜欢。”“唉呀!”白先勇顿了一下脚,痛惜他对牛弹琴。“那你昆曲《游园惊梦》喜欢吧?”“也不喜欢。”蔡康永老实回答:“主角演睡觉,观众也睡觉。”“唉呀呀!”白先勇连顿了两下脚。“那你总喜欢《红楼梦》吧?”白先勇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不喜欢,他们老在吃饭。”“唉呀!唉呀!唉呀!”白先勇把脚重重地顿了三记:“怎么可以不喜欢《红楼梦》……”他拍着额头,喃喃自语。蔡康永说:“唐三藏目睹了我这个猪八戒,活活乱吞了他的人参果。”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里,到处是撩人的花边。不过,总还是有些人愿意不顾一切地为这个社会营造一些具有深度的文化旨趣,就像那些年在哈尔滨路上逐梦的赵家璧,和如今拍着额头的白先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