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沪深走势稍现分歧 广告 疫情影响下的投资逻辑 提升市场活跃度令人期待 关注北向资金的新常态
第18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2020-04-18

疫情影响下的投资逻辑

疫情已经影响了中国股市和世界股市。沪指2月3日一度几近跌停,美国股市则3月份4次熔断,最大跌幅超过30%,且拖累沪指再创年内新低。

今天,中国国内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企业都最大限度复工,武汉得以解封,西方各国也开始重视而全力抗疫。一般地,社会经济最恐慌的时候,股市价格最低,而非所谓经济数据最差的时候股票价格最低。我们判断,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产生的悲观情绪已经触底反弹,最恐慌阶段已经过去。我们同时也确实看见了A股和美股的像样反弹。当然,我们是假设中国不会出现二次爆发,国外也能走中国类似的防控数据曲线,两三个月内看见防控成果。

疫情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是长期的。中国虽然复工复学了,但是零星确诊或疑似案例还是偶有出现,防控疫情的社会运转模式和生活方式可能长期存在。在疫情防控模式下,旅游、餐饮、会展、影视、娱乐等行业不可避免长期受到影响。但是生活刚需的消费品需求不会影响,龙头企业还可能受益。所以我们看见二级市场上,调味品、榨菜、酵母、速冻食品、肉制品、酒类、药品类上市公司近期很多股价逆势上涨,甚至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一些快消品,居民对它们的需求是亘古以来就有,可以合理假设未来也不会改变的,这类上市公司不论疫情影响,可以长期关注。

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长不容乐观,而保持适度的全年GDP增长,一定程度也是我国经济的刚需。基建是稳投资的重要抓手,未来基建增速回升是确定的。媒体报道,3月份挖掘机销量创新高,建筑材料量价齐升,各地基建项目申报进度明显加快,且单月申报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倍。在二级市场上,水泥股、工程机械股、建筑材料股走势相当强劲,部分个股也是创出历史新高。假设稳增长稳就业是一项贯穿全年且连接来年的政策基调,那么这类上市公司还可以予以关注。

疫情防控影响国际贸易。近期看,西方社会也一定程度按下暂停键,生产和生活消耗下降,中国很多商品出口受阻,当然防疫用品除外。某些行业的产业链可能断裂或有断裂风险。商务部发言人称,近期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快速蔓延的趋势,已经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确诊病例,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产生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将大幅下滑,中国对外贸易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而目前的迹象显示,4月份的情况可能比第一季度更不乐观。我们无法假设全球疫情在4月就控制住了,所以在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对此类风险要有充分认识。

面对纷繁复杂的基本面,投资者应该趋利避害,依赖确定性,回避不确定性。在全球疫情防控没有划上句号之前,尽量买入生产和消费在国内形成闭环的行业股票,特别是生活消费刚需商品和基建消费刚需物料。

毛彩华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