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手书寄语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一批珍贵的手信见证了医护人员无私无畏的爱,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无私奉献。“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抗疫寄语手稿展”将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
此次展览将展出96件各界名家应邀写赠上海图书馆的抗疫寄语手稿及30件来自抗疫一线工作者和集体捐赠的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抗疫实物。寄语作者中年龄最大的是著名书画家、鉴定家陈佩秋(98岁),最年轻的是赛车手马青骅(33岁)。个人捐赠实物最多的艺术家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阴佳,他创作的木刻版画《阅读·2020不能遗忘的瞬间》组画共143幅。
多个参与一线抗疫的集体向上海图书馆捐赠了手书寄语和实物,如中国红十字会援伊朗志愿专家团队、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接受方上海图书馆表示,这批珍贵物品蕴含着纪念意义,悉数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十分难得。
征集过程最为波折的展品是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手书寄语。2月初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向张文宏发出了书写寄语的邀请。张文宏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抗疫一线工作的休息时间使用住地的便笺书写了寄语,拍照发至上图,当日即在上海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展览,寄语照片被无数次转载。在得知上图即将举办本次展览时,张文宏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特地用毛笔和墨汁重新书写了一份捐赠上图。这是上图在布展前收到的最后一份寄语原件。此外,张文宏还捐赠了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致其的公开感谢信。
本次征集的寄语和实物,全部捐赠入藏上海图书馆,由上海图书馆颁发捐赠证书。配套图录《砥砺前行——2020年各界名家寄语手稿集》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同日首发。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