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质生活直播周上,镜头对准了七宝古镇非遗手作集市本报记者王凯摄
在智能化的工厂、车间里,感受产业互联网的盎然生机;在互动性十足的中国品牌日云上展厅,边逛边抢优惠券;在互联网课堂、医院,享受教育、就医的便捷高效……今天,《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双满月”。上海政策先行,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加速落地,消费者正全方位感受在线新经济的满满“行动力”。
新经济的魅力到底在哪?如果你读懂了上海“五五购物节”的“花头经”、在品质生活直播周里“种过草”,也许心中就有了答案。在上海在线新经济的撬动下,曾经的热闹繁华,曾经充满生机的烟火气,迅速重返城市。
新基建支撑新经济
5G连线、网上直播、云上签约……从智能制造到工业互联网,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上海经济的主战场上,一个个“新基建”项目签下投资大单,一批批重大工程开工复工,各个产业园区重现繁忙景象。
上海发布在线新经济“23条”行动方案不到一个月,市政府又推出数字新基建“35条”。据此,上海将用三年时间投资2700亿元,实施“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四大建设行动,既包括推进5G布网、下一代互联网部署、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涉及全市的重大项目,也会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领域,打造一批行业性设施平台。正在大力建设的新基建必将为在线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产业门类齐全、制造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上海这些优势必将成为在线新经济成长的沃土。事实上,上海在各工业垂直领域,已涌现出爱姆意云商、欧冶云商等100多家产业电商平台;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14个、市级智能工厂80个;一批老字号、老品牌也在大胆拥抱互联网,新玩法层出不穷。
新连接赋能新消费
在线新经济就是玩互联网吗?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上海拼的是什么?
互联网已全方位深入生活,从拼故事、拼速度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和线下产业融合,重塑和改造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价值链。上海正在举办的“五五购物节”试图做答,答案可能就在商场里的直播间、小红书博主们的探店笔记以及B站弹幕上飞过的条条评论里……
“五五购物节”逛店期间,一个小细节让记者印象颇深。那是在新世界商场的一个化妆品柜台,柜姐正卖力向消费者推销参与购物节的护肤套装——叠加拼多多的优惠券,大牌护肤品折扣力度前所未有;而柜台另一面,一个颇有李佳琦范儿的“小哥哥”正对着摄像头做直播,向网友介绍一款新出的口红和眼影。说着说着,“小哥哥”直接把镜头对准逛店的消费者:“我帮您涂个口红给大家评评,哪个颜色好看。”消费者则大方入镜试色……一个小小柜台,线上线下联动,柜哥柜姐切换自如,逛街逛出新花样。
在上海崛起的新电商正在积极探索发展在线经济的新模式、新路径。拼多多依托“五五购物节”进一步打破了线上线下的界限,用线上流量反哺实体经济,推动两者融合共生,正在建构并引领新的消费趋势。小红书敏锐地抓住了社交与电商之间的接口,创造出一个崭新的种草社区;得物一开始只是从小众的球鞋领域出发,最后发展成一个潮流电商与文化社区。
在线上直播和“种草笔记”带动下,一些小众、高冷的艺术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文创产品首次在直播领域试水高单价纪念币,被网红主播花样吆喝,产品当场售罄;外卖平台帮更多本地老字号、中高端美食生鲜企业开拓数字化经营新场景……线上与线下、传统与潮流、消费与文化,跨界合作、创新融合,各种新连接应运而生,共同探索在线经济赋能消费的新方式。
新服务营造新生态
上海培育在线新经济的良好生态,既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发展,也鼓励支持新的独角兽、小巨人的发展,让大树下面既能长小草,同时也能让更多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除了拼多多之外,还有像小红书、B站、趣头条等走“小而美”精致、专业路线的互联网企业风头正劲。这些对用户审美、爱好、潮流做极致细分的新生代企业,往往更需要精准、有温度的服务。
为支持一部分特别具有突破性的在线新经济业态,上海将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都将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创新新型跨界产品和服务审批制度,市、区联合开展试点示范,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
结合在线新经济的发展特点,上海还将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资源、应用场景向企业和行业开放,借助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及“企业服务云”等渠道,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通过老厂房、老仓库、工业标准厂房和商务楼宇等存量资源的改造提升,上海正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错位、相对集聚的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构建以在线新产业为核心,集平台、技术、应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