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周涛 我的责任是育人 让记录更文学让文学更真实
第14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6-10

让记录更文学让文学更真实

上海丰富的纪实文学创作土壤吸引各方人才

在上海这样一个曾经流传着《包身工》《小木屋》等纪实文学的城市,以记录现实、重温历史、审视当下为目的的现实题材写作,从来没有远离过。

纪实文学创作人才在此刻于此城的聚集,因为身处大时代,大事件层出不穷,一言九鼎的风云人物与生活在大背景下的普通人鲜活的生活,为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记录每一个人,就是在记录时代前进的脚步。而深刻在这座城市中的红色基因,更是纪实文学创作的丰富宝藏。

有丰富资源取之不尽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深入上海,以真实而艺术的文字,对浦东开发的奇迹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解读,那些年的浦东事,都在《浦东史诗》里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何建明意外滞留上海,被上海抗击疫情的故事感动和震撼,写就了报告文学《上海抗疫的第一时间》,他火热的心和激情的泪,随这座城市一起跳动和流淌。

不仅仅是书写上海,还有许多作家愿意把自己的纪实文学作品拿到上海首发,广东省文学院院长熊育群也有长达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写就了十余万字的报告文学《钟南山:苍生在上》,在《收获》杂志上首发,熊育群的大学青葱岁月在同济大学度过,这也是他选择在《收获》杂志上首发的重要原因,上海这个城市对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他文艺生涯的起步之处。

上海有丰富的纪实文学创作的土壤,上海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原因,堪称一座活的近代史矿区,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上海,也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让片片“碎屑”集腋成裘

现实题材的纪实文学,是新闻和文学的融合。如果说,衡量新闻报道的时间是以小时计,那么衡量纪实文学的时间则以天数计。

今年的特殊时期,许多记者投入了以抗疫为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领域。对于《光明日报》首席记者颜维琦来说,《金银潭24小时》是第一次写作广播剧。“春节以来两个多月间采访过的那些人和事在脑海里碰撞,那些平静的、焦灼的、悲伤的、欢欣的、忧虑的、昂扬的声音一齐响起,急切地推着我,要寻找一个出口,将它们安放好。”纪实文学能让限于篇幅与主题而没有得到发表的背后故事延展开去得以铺陈和完整,能让片片碎屑集腋成裘。

在《收获》杂志担任编辑的吴越拿到《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第一所大学》这个题目后,长时间阅读材料,“我觉得我的工作可能就是‘解说’和‘导览’。从众多人物活动的踪迹和事件脉络中寻找人与事的相遇,寻找历史走向的一些痕迹,在无数个空白中,寻找可以落实的路径。”

这次写作《上海早晨》,没有一个在世的当事者可采访,吴越进入到历史河流中,与诸多前人做了一次精神采访,在他们的口述与回忆录中与他们对话,也向他们提问。“历史无处不在,渗进我们的骨髓,我们的场所,我们的记忆。”吴越说,仅仅存在了六个年头的这所大学,是一座极其丰富、但迄今还不太为世人所熟悉的矿藏。“我通过当年的新闻时事资料和数十人的口述记录,稍微了解其中一些脉络与节点,已经感到兴奋与激越了。我期待方家挖掘出更多史实的因果、人物的风华。”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