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自动扶梯乘梯须知标明“禁止行走或奔跑”本报记者周馨摄
本报记者 季晟祯
经典案例3
建议
“左行右立”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通行效率,而且严重危及自动扶梯运行安全和行人安全。搭乘自动扶梯,我们应当倡导“抓紧扶手”,取消“左行右立”。
建议人 周豪军(已故)
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人员乔军的记忆中,与周豪军交往的每个细节依旧那样清晰。当看到周豪军的初稿建议时,乔军是如获至宝,“靠谱!”通篇内容有理有据,从机械角度出发,说明左行右立使得梯级受力极度不均匀,加速一侧零件磨损,诱发事故。更重要的是,这位汽车设计工程师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乔军立刻找来周豪军面谈,鼓励其完善建议。不到一周的时间,周豪军捧着厚厚一摞材料跑进他的办公室,满头大汗,再次递交建议,密密麻麻两页纸。
捧着这份“热乎乎”的建议,乔军印象深刻。相较初稿,周豪军又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走访多个地铁站,论证左行右立的不合理性,明确指出不应继续倡导这一“文明”规则。乔军还记得,那年6月,上海连日晴热高温。“这份沉甸甸建议的背后,不知道周豪军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更让人没料到的是,这位高高瘦瘦、说话慢条斯理的老人,原来那时已患重病。
没能和周豪军留下一张合影,让乔军很是遗憾。每年年底,市相关部门都会从所有建言人中邀请100位市民来开座谈会,但他没等来周豪军。乔军说,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建议征集也会更广泛汇集民智,推进政府作出周全决策,更好为人民服务,“每一位建言人都值得被感念与铭记。”
受理人
轨交等管理部门
乘梯新规 保障安全
地铁、天桥、商场、超市……上海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越来越多,安全故障问题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每年相关部门都会收到大量投诉。
周豪军的建议提到:
首先,从通行安全角度看,自动扶梯每级梯度较大,不利行走,在上面行走跌(滑)倒的几率较大。又因为自动扶梯总体落差大,乘员密集,一旦有人跌(滑)倒,会殃及众多。
其次,从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看,“左行右立”会大大降低乘员的通行率。搭乘自动扶梯的时间通常不足30秒,为了个别人的区区十几秒的时间,降低公众的安全性和资源的利用率,实为不妥。
再次,从运行设备维护看,“左行右立”将导致自动扶梯部件受力不均,不但不利于机械正常运行,也会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能。
“管理超大城市的上海,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这份建议摘报,迅速得到了市委相关领导的重视。经专家多方论证,最终采纳建议:搭乘自动扶梯时要抓好扶手,不再倡导“左行右立”。如今,走进上海的地铁站,语音提示反复播报,“请抓紧扶手,不要看手机,注意脚下安全”。去年,上海地铁乘梯的新规更是明确:“禁止行走或奔跑。”
周豪军的建议“落地”后,近年来关于电梯安全问题的市民投诉大幅减少。
市民的话
告别“一条腿走”
自动扶梯原本就是左右均衡受力的,“左行右立”容易造成电梯重量不平衡,长此以往,不但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故障风险率也骤增。好比人都是用两条腿走路,如果有人长期都把重量压在一条腿上走,会有什么后果?同时,“左行右立”影响的,是绝大部分市民的通行效率,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
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都应该强化倡导“抓紧扶手,左右皆立”,不论是在标识,还是语音播报上,都该广而告之。
政府部门不同时期的每个倡导,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人民建议,正是不断完善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助推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 汪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