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民谣音乐会观众“爆满”郑天然摄
“大家好,我们是‘横切面乐队’,听说台湾有个‘纵贯线’是吧?”民谣歌手周云蓬在台上戏言,引发台下阵阵笑声。这个平常在云南酒吧等小型演出场所流连的中国民谣“神仙组合”,这两天首次登上上汽·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不得不把大舞台“横切一半”,直接在舞台景深一半处挂上天幕。两场“回到民谣”主题音乐会,在剧场开放50%座位后开票就被秒杀,文化广场不得不把平常不太用的三楼都开出来。演出火爆的场面,印证了他们的代表作《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向往生活美好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有一段是这样唱的:“要爬上山顶去看风景,可走到山腰脚已起泡。停下来在溪边喝一口水,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如果不是疫情,我们没有机会停下来去发掘优秀的本土乐队、拓展音乐剧之外的市场。”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说。文化广场的一名员工是民谣爱好者,她主动联系了民谣歌手小河,小河又联络了民谣朋友圈,大家攒出了这么一台鼓舞人心的演出——民谣的特质,就是即便身处穷山恶水,依然向往生活美好。
不过文化广场的舞台对于民谣组合而言,太大甚至有些“奢华”了——他们平常在一两百人的室内场所演出,贵在乐器简单、歌词简朴,以“简陋”的物质条件表达丰富的精神向往。小河、张玮玮、万晓利、莫西子诗,刚刚离开云南大理,穿着棉麻衬衫,踏着回力球鞋,就出现在上海的大舞台上。
台下,包括三楼在内的全场观众隔座而坐,几乎每首歌他们都能应和,乃至“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成为全场观众的合唱。张洁把这句话配上了演出画面,发了朋友圈:“虽然两场票子被秒杀,但是即便不计入我们的成本,依然亏了2000元。但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开拓新的观众
中国大陆的民谣最先出自大学校园,以上世纪90年代老狼、高晓松为代表。大学毕业后依然不愿意“堕入现实”的一批民谣歌手,从2001年开始在北京三里屯酒吧举行现场演出,以“美好药店”“河乐队”为代表——正是万晓利、小河等这一批至今不愿意把音乐商品化的民谣歌手,坚持了20年。他们的音乐被称为“新民谣”。圈内有句戏言,“万晓利与他的女粉丝之间隔着一万个前男友”。不少女生在大学时被男友带入“新民谣”这个“坑”,但是毕业后,男友就成了前男友。
疫情使得生活慢下来之后,大家都变得有时间反思当下生活了。张玮玮说:“近半年我的存款‘日渐消瘦’。现在我们全家每月开销3000元,我的日子就是睡醒练琴,中午等我妈喊我吃饭。午睡后,我起来继续练琴。这日子简单、纯粹,比老是想着要去网购快乐多了……”他继续说,“音乐被商品化之前,一首歌是没有长度的,多长凭心情。有了唱片这个载体,它一面只能录制4分半,两面一共两首歌,所以歌才有了今天的格式——这才100年都不到啊!”
举办“回到民谣”音乐会让文化广场也开拓了一批新观众。“我们明显感到他们不熟悉文化广场的场地,是第一次进剧场听民谣。”张洁表示,“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正是我们要做的。”为什么80元至480元的票被秒杀?“民谣粉丝以70后、80后为主,带动着90后,总体而言还是有购买力的。”当然,更多的人只是在心里保有了对情怀的向往,所以抢票实际上是为自己的青春和情怀埋单。这也是民谣观众里,男性不低于一半的缘由。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