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盼归(中国画) “上医医国,其次医人” 虚谷的世界 从“小别离”到“喜相逢” 叮叮当当的满心敬意 市运同龄人
第11版:夜光杯 2022-12-28

从“小别离”到“喜相逢”

房芸芳

每一次别离都是为了更好地相逢。从徐汇区图书馆的“小别离”到徐家汇书院的“喜相逢”,这一次我们用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

2019年底,因闭馆修缮,徐汇区图书馆与读者们暂时“小别离”。还记得12月31日那天,很多读者和我们一起守候着灯光逐层暗去缓缓落幕,他们还为图书馆留下了温暖又走心的留言:“图书馆陪伴我成长,希望很快可以再相见”,“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谢谢长久以来默默地陪伴”,“徐汇区图书馆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朋友,教会我‘睁开眼睛看世界’,领会世间的人生百态”。

闭馆了,我们却并不希望只是简单地把图书打包放进仓库束之高阁,因此尝试开展了“把徐图带回家”的活动,也就是说,让读者们可以借走更多的图书,或保管在自己家中,或与周边同好者分享阅读,这一活动得到了读者们的热烈响应,甚至有浦东的读者带着拉杆箱来借书,要带回小区与邻居们共读。我们为小读者准备的则是“盲盒”——随机打包的十册图书,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们拓宽视野,或许其中一本平时根本不会翻阅的图书,可能就此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事实上,在此期间,我们的馆舍虽然与读者“小别离”,而阅读这件事,却是从来不曾别离:我们带着“悦读护照”进校园,在线上打卡阅读四季,“穿越都市邂逅文脉”走读徐汇,还与各种空间合作打造市民身边的“灯塔书房”,既让阅读这件事像灯塔一样照亮我们的生活,也通过活动等培育市民读者成为移动的“灯塔”,去点亮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就像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的《小猫杜威》中所写的:“一个伟大的图书馆,并不一定很大、很漂亮。并不一定拥有最好的设施、最有效率的馆员或者最多的读者。一个伟大的图书馆是在给予。它深深地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变得必不可少。一个伟大的图书馆,谁也不会特别注意,因为它始终在那儿,但总是拥有人们所需要的东西。”

今年是徐汇区图书馆建馆65周年,我们将在全新的馆舍“徐家汇书院”与读者“喜相逢”,给读者朋友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从建馆之初仅有一万余册藏书、100平方米阅览室、5名工作人员,到如今徐家汇海派之源核心位置里一座书的殿堂,“徐家汇书院”面积近2万平方米,800个阅览座席,是一座集图书、科技、博物、美术、旅游等多元功能高度融合的开放性、复合型图书馆,更是市民读者向往和喜爱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书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文脉传承、教育推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此而言,书院与公共图书馆的使命与责任可以说是异曲同工。“徐家汇书院”是一座图书馆,又不仅仅是图书馆,或许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表达对区域文化积淀、文脉传承的敬畏,以及全民阅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别样生机。

2022年是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建筑上醒目的“徐家汇书院”字样集自于徐光启手迹。各位徐汇区图书馆的新老朋友们,追随当年这位会通中西的“寻光人”脚步,我们一起沐光而生、向光而行!

元旦要到了,明起刊登一组《生活中的美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