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桃林
一次我与徐秀棠大师交流中,当谈及到其弟子陈建平时,徐大师毫不吝惜对自己弟子的赞美:“建平是搞艺术的好材料,读书时就体现了特殊的美术天分,他非常努力,非常专注。涉猎很广,他的中国画山水、人物自具面目,书法豪放,也别具胆识。”建平还经常写一些美术、紫砂、陶艺方面的文章,他较好的艺术素养,为他紫砂陶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为丰富的创作题材与多种表现形式,综合成他的风格。所以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展览中获奖,1994年《渔歌唱晚》获全国陶瓷艺术评比一等奖,2001年《陕北民风》获宜兴国际陶艺展一等奖等。
陈建平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教于宜兴轻工业学校。1992年随徐秀棠大师学艺,这位接受过西方美术的熏陶,又传承了传统工艺的陶艺工作者,当过下放知青,做过文化站长,也从事过多年的美术教育,他长期跋涉在现代陶艺道路上,对紫砂陶艺的追求心无旁骛,从未间断。
如图这一款《苦乐年华》壶,是我与陈建平合作的一次尝试。我想以当年知识青年到农村锻炼的经历反映在紫砂壶造型上,当我把创作设想与著名作家叶辛一谈,很快便榫卯相合。艺术的创作是相通的,紫砂艺术的设计对叶辛来说虽然是初次尝试,但却意外的顺理成章,一番斟酌后,以“水桶”这一农具为主题,设计了此款壶。
《苦乐年华》的正面镌刻叶辛小说《三年五载》的封面画,画上的这间土屋的画者根据叶辛插队时居住多年的贵州修文县砂锅寨的知青户而创作的。壶的另一面是叶辛的手书“苦乐年华”。回首往事,虽有过苦闷、孤独甚至绝望,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苦难的经历也成了知青后半生挑战生活的基石,思索人生的基础,战胜困难的基柱。叶辛是特殊年代里苦中作乐的成功典范,他把这段亲身经历转化成取之不尽、用之不揭的创作源泉,在数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先后出版了《蹉跎岁月》和《孳债》三部曲、《过客亭》等大量作品,成为了知青文学的领军人物。
该壶选用段泥制作而成,它与水桶的水杉木料不仅匹配,而且和壶上那幅乡土气息浓重的画面浑然一体。在造型艺术上,将水桶双耳夸张地延伸,一条竹扁担穿插于双耳间作桶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把壶的提梁了,线条起伏延伸,充分显示了静中的活力,细节处理尤显均匀饱满、清晰挺秀。从细微之处不难看出制作者陈建平的匠心,他不负紫砂大师徐秀棠弟子之名,秉承师傅真传同时又融入自身的创新理念和独到的雕塑艺术,在“知青壶”上得到了尽情的发挥,艺术地把扁担竹节、桶板接缝、桶箍、细木纹雕塑得疏密有致,张弛得当,逼真的艺术造型,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