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把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等纳入重点民生项目,探索打造“可以坐下来的城市”。截至2021年,完成近万处座椅优化提升;2022年,计划再优化提升5000处以上。
然而,由于规划选址或设计营造等多重因素,打造“可以坐下来的城市”依然存在短板。
比如,在本市靠近海边的一个居民小区,中心广场建设得很漂亮,有彩色的铺地,有阳光板顶棚的弧形长廊,长廊下一排新座椅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却一直未见有人来坐坐。反倒是在附近的一个矮墙边,居民从自家搬来椅子,在不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坐在那儿谈天说地——长廊下的椅子没有靠背,偌大的广场也不怎么挡风,坐在那里不是很舒适;而矮墙边是个避风口,适当围合的空间也带来了相对适宜的感觉;居民自带的椅子有靠背,坐着舒适,便于移动。
好的空间和场所要“美”,但也要警惕为了美而美,为了“酷炫”而一味追求“爆款”。尤其在公共财政支出上,要正确把握保底性和实用性。摘编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