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杨女士近来体检发现血脂异常,医生在了解她的饮食习惯后建议她少吃零食。她感到很困惑:自己虽然爱吃零食,但一直选择的都是“无糖”“低脂”的,吃再多也不应该给身体带来负担,好不容易找到既健康又满足口腹之欲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难道也行不通了吗?
我国标准对“无糖”“低脂”等表述有明确规定: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糖含量小于等于0.5克称为“无糖”食品,每100克固体脂肪含量超过0.5克但小于等于3克,每100毫升液体脂肪含量超过0.5克但小于等于1.5克,称为“低脂”食品。
食品包装上标注的“糖”包括所有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双糖(蔗糖和麦芽糖)。这与大家生活中常说的“糖”(即蔗糖,如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黑糖、方糖等)不是一个概念。
事实上,“无糖”“低脂”不等于“低能量”。比如,一些宣称“无糖”的糕点、饼干等,虽然未额外添加单糖和双糖,但其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富含淀粉(多糖)。而这类糕点为保持口感,往往会添加较多油脂,属于高脂、高能量食品。
专家表示,健康人群也需少食此类的食品。而有减肥需求,有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应多选择天然新鲜的食物,减少膳食中加工食品的比例。上海市食品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