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机器蠕虫”可清除大脑血栓 面对传染病,人类为什么选择“隔离”? 过敏季来袭,当心眼内揉出硬疙瘩 甲状腺癌也会“盯上”儿童和青少年 耳朵里藏着“健康开关” 广告 小时候的记忆“藏”哪儿了? 传统方法无果,内镜下胃转流支架为“胖友”解困
第03版:人与健康 2025-03-26

面对传染病,人类为什么选择“隔离”?

自古以来,针对麻风病、鼠疫、黄热病、霍乱等传染病,隔离一直被视作控制疾病扩散的有效手段。

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冉伯牛患麻风病时,孔子曾到他家探望,冉伯牛不让他进门,实行自我隔离。我国从隋朝开始,就有了“疠人坊”之类的机构专门收容、隔离麻风病人。

从自14世纪“黑死病”肆虐欧洲以来,隔离措施逐渐成为常态。例如1377年,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地就立法对流动人口实行强制隔离。

17世纪,位于英格兰北部的伊亚姆村庄约有400名居民,多数感染了鼠疫。村民们面临外出传播疾病或留在村内等待命运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自我隔离,不离开村庄。这种牺牲精神显著降低了该地区鼠疫死亡率,使得北部地区的死亡人数远低于南部。

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科学家对传染病研究的深入,为隔离策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学基础。此后,隔离成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的标准措施之一。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供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