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大量补充维生素B12,过犹不及 延缓卵巢“提前退休” 试试针灸治疗 玉米测试肠道健康度 屈光参差或致“立体盲” “晶宝·悦心健康专列”开进上海樱花节 年轻人也会患飞蚊症吗? 过敏难“根治”,40%患者需终身管理
第03版:人与健康 2025-04-09

年轻人也会患飞蚊症吗?

以往飞蚊症一般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些年来,因为智能手机大面积普及,年轻人乃至青少年普遍用眼过度,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出现飞蚊症。

医学上,飞蚊症的名字是“玻璃体混浊”,表现为在飞蚊症患者眼前常有小飞虫的影子,像浮游生物一样在眼球上游来游去。眼球玻璃体上的浑浊物在视网膜上投射出阴影,就成了人眼前一只只飞来飞去的“蚊子”。玻璃体是眼球内体积最大的填充物,呈凝胶状,98%是水,此外还有胶原纤维、透明质酸等作为网状支架,维持玻璃体的形态。混浊物在玻璃体中晃动,人就会看到各种漂浮的小物体,有可能是线、圆圈、点、蜘蛛网、云、苍蝇,或任何其他形状……这些小物体随着眼球转动也飘动起来,在光线明亮、蓝天白墙的纯色背景衬托下,人的眼睛会看得更明显。

人出生时,眼球的玻璃体呈凝胶状,但到了4岁后,玻璃体就开始液化,14至18岁时液化20%,70岁以后玻璃体液化则会达到50%。随着玻璃体原有的胶原稳定性被破坏,变得黏稠、不均匀,产生团块,光线进入眼睛被遮挡,在视网膜投射出阴影后,就出现了“飞蚊”。玻璃体内液化、纤维化和条索化等引起的飞蚊症,通常是慢性且较为稳定的,眼球转动时“飞蚊”会在视野内漂浮,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看着浅色背景时可能更明显。所以说,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飞蚊症可能性很大。从数据上来看,这种生理性飞蚊症患者占70%,主要是年纪增大器官老化引起的,一般不影响视力和正常生活,常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除了年龄,近视是飞蚊症的第二大原因,近视患者可能会在更年轻的时候就出现飞蚊症,甚至可能比不近视的人早20年出现症状。高度近视人群发生飞蚊症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很多,视网膜撕裂和脱落的风险也更高。另一种飞蚊症为病理性飞蚊症。当眼睛发生各种炎症时,或者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变性、葡萄膜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等,也可能会造成玻璃体混浊。比如患高血压的人,血压容易令眼底血管出现病变,比如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出血,从而引起飞蚊症。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相比,也较容易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造成飞蚊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