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5日 星期二
棋脉相承  棋趣无穷 秋日砺精兵  青春铸军魂 青浦区辅读学校获评“全国儿童语言沟通研究与实践共同体”建设示范单位 打造特教体育新样态 越韵童声  戏梦校园 闵行区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积极探索“大思政课”格局下的育人实践
第05版:申城教育/专题 2025-11-19

越韵童声 戏梦校园

嘉定区真新小学举办第五届校园越剧节

为传承非遗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热爱,日前,嘉定区真新小学举办了第五届校园越剧节,本次越剧节以“越韵童声·戏梦校园”为主题,陆续开展了“越剧小能人训练营”“戏曲知识能量站”“上海越剧院体验”等系列活动,通过唱、演、赏、学、研的多元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越剧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越歌亮嗓展风采 戏韵初绽显童真

在“越剧小能人训练营——越歌与表演”活动中,各年级学生以满腔热忱投入其中,用多种形式演绎戏曲之美。一、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齐唱越歌,稚嫩的歌声清亮婉转,满含对戏曲旋律的纯粹喜爱;三、四年级学生身着汉服、旗袍等富有传统韵味的服饰,跟着专业教学视频反复打磨戏曲手势,举手投足间尽显古典雅致;五年级通过“班级分享+互动问答”的创新形式讲述戏曲故事,部分学生凭借精彩表现晋级校级决赛,搭配精心制作的背景板,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生动的戏曲文化表演。活动尾声,学校为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队颁发了“越剧小传人”“最佳创意团队”等奖项,让戏曲传承的种子在肯定与鼓励中深深扎根。

赏析经典品韵味 互动体验悟精髓

“戏曲知识能量站——越剧赏析活动”在学校小剧场启幕。学生代表们齐聚一堂,来自真新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的戏曲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讲解越剧的起源、发展脉络与经典流派,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这一“中国第二大剧种”的深厚文化底蕴。活动现场,经典越剧片段轮番上演,温婉缠绵的唱腔、精美绝伦的服饰、灵动传神的身段,牢牢吸引了每一位学生的目光。互动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参与戏曲知识问答,不少学生主动走上舞台,跟着老师模仿“兰花指”“云手”等越剧基础动作,在亲身实践中触摸戏曲艺术的灵动与雅致。

11月5日,来自上海越剧院的越剧老师也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在越剧演员带领下,学生们先近距离接触戏服、道具与历史资料,了解越剧百年发展历程与流派特色,再欣赏越剧表演,感受越韵魅力。互动环节中,演员现场示范唱腔与身段技巧,耐心指导学生练习,让大家沉浸式体验越剧表演的精妙。

越剧文创润童心 现代古典共焕新

在“沉浸式体验工坊——越剧文创制作”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越剧文创作品,深度感受越剧艺术的魅力。戏曲云肩绘画以越剧传统服饰“云肩”为载体,通过绘图、填色等方式,将越剧服饰中的经典纹样“盘金绣”融入创作。在绘画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习了越剧服饰的美学特点,还体会到传统工艺的精妙与匠心。在帆布袋上进行涂鸦是越剧文创制作的另一大亮点。学生们将越剧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有的描绘越剧人物的经典造型,有的提取越剧舞台装饰的元素,创作出既实用又具艺术感的作品。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创造力,也让越剧文化通过日常生活用品得到了传播。古韵扇面绘画活动则将越剧的古典韵味与传统扇艺相结合,学生们在扇面上绘制越剧经典场景或人物形象,尝试用现代绘画技巧重新诠释传统艺术。完成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越剧的美学特质,更成为传承越剧文化的独特载体。

此次校园越剧节系列活动,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纽带,将越剧文化与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深度联动。活动既涵盖校园内的唱演赏析,也包含专业剧院的沉浸式体验;既设置个人风采展示环节,也鼓励集体协作分享,为学生搭建起亲近传统、展示自我的优质平台。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越剧文化逐渐融入校园日常,非遗传承在学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传统戏曲的绵延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