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惠敏学校坐落于奉浦街道陈桥路625号,是该区唯一一所集文化教育、康复训练、生活实践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辅读学校。为切实增强特殊学生的体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深入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学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的工作要求,系统构建了以适应性体育为核心、覆盖全员、贯穿每日、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首先从保障充足运动时长发力,科学规划每日活动流程:清晨20分钟的“阳光晨练”,以队列训练和早操唤醒学生活力;午间30分钟的“体育休闲”,涵盖课间操、趣味游戏或散步活动;下午13时35分至14时05分是核心的30分钟“阳光大课间”,开展球类、民间体育等特色运动项目;此外,课间“碎片化活动”,通过走廊地贴游戏、微运动等形式,确保学生每天碎片化运动时长不少于40分钟。
在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学校精准对接特殊学生需求。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1节感统训练课或体育活动课,筑牢运动基础;依据课表设置跑、跳、投、攀爬、球类、民体、特奥等多元运动项目,丰富学生活动选择项目。同时,学校成立“风火轮滑社”“炫动足球社”“轻羽飞扬羽毛球社”“乒乓球社”“篮球社”等多个体育社团,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进行专项锻炼,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赛事驱动与荣誉激励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关键举措。每年10月的秋季亲子运动会和4月的春季特奥融合运动会,是学校的两大体育盛会;每月举办的“乐动比赛日”,与校园“运动荣誉墙”“运动小达人”评选相结合,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此外,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外体育赛事,如区广播操评比、市级特奥项目比赛、残运会等,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各项工作推进的坚实基石。学校组建了由6名专职体育教师构成的专业团队,并通过“特教+体育”双师培训、“三磨四精(磨课、磨案、磨题,精目标、精内容、精方法、精评价)”教研模式等途径,持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健康画像”动态监测、家庭运动指南指导、期末抽测评估等举措,学校确保了体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在学校前不久举办的金秋体育节上,学生们在队列展示、亲子运动、融合比赛中展现出的自信与活力,正是惠敏学校以每日两小时体育活动为载体、践行“补偿缺陷、开发潜能、学会生活、共同成长”的办学宗旨、助力每一位特殊学生绽放生命光彩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