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尚龙
我曾经和上海籍男女讨论这个话题,其实连说都是多余,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意会路数是什么。我也曾经和非上海籍男女说路数,像是鸡同鸭讲。我只能如此解嘲:中国许多地方开门见山,上海没有山,是开门见路——到了上海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数路;路,数清楚了,路数,也就清楚了。
上海是习惯讲路数的,但是,也有路数讲不清楚的时候。
某天,一家排名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且称其为DH公司吧,请我去讲讲上海的海派文化和公序良俗。我算得上是很守时的,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见到了很高级别的公司干部,也瞥见了正在入场的公司员工,清一色的深色西服,并且戴了领带。刚刚和领导干部寒暄几句,却有司仪来告知讲座马上开始了,要我准备上台。时间怎么这么快?我都还没有来得及去一下洗手间。看到了报告厅墙上的时钟,真是只有5分钟了,再抬腕看表,慢了15分钟?不可能啊!
看我手脚忙乱并且狐疑,司仪悄悄告诉我,我们这里是DH时间,快了15分钟。我再细看墙上的液晶时钟,“DH时间”明白无误。先前我没看明白它的意思。
讲座后,我和接送我的DH公司驾驶员一路聊天,聊的主题恰恰是“DH时间”。驾驶员是上海籍的中年人。他说,DH时间是他们大领导提出来的,希望公司全体员工要走在时间的前面,提早15分钟到岗工作。我问,你们下班也提早15分钟?驾驶员朋友用沪语说了句粗话道:“下班按照北京时间,不早放。”虽然是粗话,表情还是笑嘻嘻的。驾驶员说,实际上这是违反劳动法。我又问,早到15分钟,是不是就提早工作?“啥人睬伊?大家装装样子,给大领导一点面子。”驾驶员朋友以这么一句话结束了“DH时间”的话题讨论:“不要看大领导跑过交关国家,归根结底不是上海人,路数不清!”
路数不清!这是一句上海的俚语,流行了好几十年,倒是第一次听到将路数上升到地域文化的高度。虽然语气有些不屑,甚至有失文明,但是那位驾驶员朋友把上海籍人与非上海籍人的生活理念划分得非常鲜活。
没有谁会质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经典话题,它的意思是,一方水土能够养活这一方水土的人,但是很少有人逆向推理过,这一方水土,其实也只能养活这一方人,是养不活其他水土的人的。每一方水土都是有个性的,一方有个性的水土和另一方有个性的水土是很难融合在一起的。有如上海长江口著名的三夹水——东海、长江和黄浦江,一起流,却流不到一起,轮船开过,都可以清晰地
看清三种颜色的水。
这就是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如果地域间没有文化的区别,那就没有了地域文化本身。只是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并不像三夹水那么壮观与传奇,而是奇妙却难以适应。
上海的路数,是上海人的行为方式,是在上海的生活节奏中弹唱出来,是在上海的市井气韵中蔓延开来,是在上海的公序良俗中觉悟开来。其他地域自然也有自己的行为方式,那是其他地域的水土了,在上海,这种水土的名字叫作路数。因为是在上海,所以路数也就带上了上海的印记。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商圈,不管是居江湖还是宅家庭,不管是在老洋房还是石库门,不管是大教授还是小市民,最无形且是最高级的行为准则,恰是“路数”二字。哪怕是情意绵绵或者剑拔弩张,是否讲路数也是评判的重要依据。
在上海,路数无处不在,无处不讲,却是难以解释,更难以捕捉。路数不是那么容易懂,不是每个人的路数都清楚的。
从那一次讲座回来,我常常钻牛角尖一般想着上海与路数的关系。想着也就写着,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作《上海路数》。
《上海路数》自序(文汇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