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强
正是百花齐放的春天,一款出自金山的名为“留溪花香”的精酿啤酒,醉倒了一些人。大家举杯品酒,“啧啧”称好,主因并非在其采撷地名,而在这款精啤不仅保持了啤酒风味,且名副其实,具有醇厚花香。随行的笔者,由此想到了典籍记载的许多花酒来。
历史悠久的桂林三花酒曾在全国的评酒会上,连续多年蝉联优质酒的称号,被誉为“桂林三宝”之一。民间传说,八仙中的铁拐李在制酒师门前,用拐顿地三下说:“头花香,二花冲,三蒸三熬香又浓”,老酒师依此法将酿好的酒倒入碗中,端碗轻轻一摇,一连串的酒花像珍珠般浮起,于是悟出三花酒之名。而现代酿酒技术,让桂林千万株桂花融入美酒,使三花酒花名更盛。
在我国的酿酒史上,像三花酒那样与花有关的酒很多。三国两晋时期,有“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一说,那时就发明了将花卉杂于粮食中的酿酒技术。菊花酒是在“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当时,还有用石榴花和花椒酿成的低度酒。到了唐朝,由于经济的发展,酿酒也更趋繁荣,那时,与花有关的酒就更多了,其中有梨花春、桂花醑、郁金香、菖蒲酒等等,用花草泡酒、酿酒似乎成了当时时尚。历经千年,唐代的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遥想当年的文人雅士独酌、对饮之时,有花香助兴,真可平添三分诗情。唐代的名酒中有一款“五云浆”,被誉为“追入花间一阵香”,可见那时,不仅酿
酒师以花为媒,善于品酒的骚人墨客也是把酒与花联系在一起品赏的。在宋代的名酒中,与花关联的酒越发增加,花露酒、椒花酒、琼花露、武陵桃花酒等或是与酿制有关,或是借助花道,当时有人作文称:“我有瑞露之酒,酿于百花之中”,瑞露酒之高贵,与选材之精、与花之护佑关系极大。那时还发明了用柑橘和梅子酿酒的技术,由花至果,古人可谓酿酒成精了。宋代诗人和文人也酿酒成风,大文豪苏轼甚至著有《酒经》一书。
小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菊花诗会,林黛玉不愿吃黄酒,宝玉便命将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可见当时官宦人家有以花浸酒的风气。清代还有把玫瑰花放在烧酒里蒸成的露酒,价格不菲,一斤居然要120文大钱。那时还有丁香酒、茉莉酒等等。清代或许是花酒年华的最后辉煌,至此之后,果酒逐步居重,葡萄酒更为一统天下做足了功课。
在不以饮花酒为习俗的当下,笔者曾在一些古镇水乡涉足那里的时尚酒坊,坊中不乏花酒,而金山能拿出古风犹存的“留溪花香”精酿啤酒,实属不易,由此获得媒体人的喝彩也在情理之中了。更可贵的是,“留溪花香”的发明者,还在思考将金山的蟠桃酿入精制啤酒中,或许不久,带有吕巷桃花源之芬芳的精啤又将面世。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