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这个周末,阴雨随机切换仍然是申城天气的“主旋律”。不过,下周天气就会转好,周中后期最高气温有望突破30℃大关,夏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梅雨季尚未开启
刚过去的一周,申城阴雨模式持续在线,时不时一场阵雨现身。潮湿的体感让不少市民发问:难道“黄梅天”已经提前来了?气象专家说,最近阴雨闷热的天气,并非是梅雨季来临。对上海来说,梅雨的形成和夏季风的增强有关,通常情况下,6月中旬到7月上旬,夏季风和北方冷空气会长时间在江淮流域对峙,因此形成梅雨带,而夏季风的增加和向北推进通常是一个渐进的反复过程,所以,入梅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周虽然副热带高压有所北抬,但还不具备入梅条件。”气象资料显示,上海常年在6月中下旬入梅。
其实,这个5月并不算多雨,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本月1至12日全市均无降水,创下历史同期最少纪录,在这之前是1933年最少,只有0.7毫米。据气象资料显示,1989-2018年的近30年来,徐家汇气象站的5月平均雨日11.5天,平均降水量93.8毫米;1995年5月降水最多,224.1毫米,1996年五月降水最少,仅18.5毫米;近15年来,5月份都没有出现过暴雨天气。
下周最高温或破30℃
下周开始,随着大气环流调整,本市将告别阴雨“套餐”,整体切换到晴到多云的好天气“模式”。周一受冷空气影响,气温有所回落,最高气温25℃-26℃,最低气温16℃-18℃。此外,随着风力增大,近期闷湿的体感也将明显改善。周二开始,伴随阳光的助力,气温将稳步上升,预计下周中后期最高气温将突破30℃。按照未来气温走势,气象意义上的夏天(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也越来越近了。上海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29日,所以,今年的夏天其实还不算“迟到”。
气象专家说,近年来,申城夏天有变长的趋势。近10年,夏季时间最短的是2010年,108天;最长为2013年,157天。
华北西北今明“降火”
进入立夏节气后,我国多地逐渐热了起来。从前天开始,云南不少地区持续高温,华北、黄淮等地的热度也持续升级,大面积超过32℃,并刷新今年以来的新高。17日成为近期我国炎热范围最大的一天,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普遍在28℃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庄、西安等地还将组团向33℃冲击。中央气象台推出的“全国冰淇淋地图”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地区急需冰淇淋“降火”。
不过,一股冷空气即将“到场”,影响范围较广,北方大部都会被波及,雨水将逐渐增多。昨天夜里起到20日,内蒙古中东部、河北北部、东北地区等地自西向东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对南方而言,今天起新一轮雨水现身,预计今天到20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等地自西向东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此轮主要降水时段会集中在今明两天,20日降雨将明显减弱,降雨区域迅速缩减,之后江南、华南等地将迎来一段降雨稀少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