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青运会社会俱乐部组乒乓球比赛,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学校成了大赢家:在全部7个比赛项目中,曹乒校的选手一共夺得了4金2银2铜8枚奖牌,堪称大丰收。成绩已经够出色了,但隐忧已经出现:如果以后无法招收小学运动员了,学校和学员的前途会不会受影响?
这次青运会,包括乒乓球在内的不少项目,增设了社会俱乐部组比赛,曹燕华乒乓球学校的运动员得以大显身手。8月13日,在乒乓球女子团体、男子团体比赛中,曹乒校战胜太原市精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夺得这两个项目的冠军;昨天在女双和男单比赛中,又是曹乒校的选手站上最高领奖台。此外他们还获得男女单亚军、男双和混双季军。
曹乒校能全面开花出成绩,源于该校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前,曹燕华乒乓球学校和上海杨泰实验学校、上大附中以及市体校共建的合作模式已经实行多年,这种办学模式培养出了奥运冠军许昕、国手赵子豪以及2018年全锦赛冠军尚坤等人,此外这些年来,学校还培养出不少“学生运动员”。今年,上大附中的张誉文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她正是曹乒和杨泰实验学校“体教结合”的最佳案例。“我们今年最好的是去了北大,上海交大也有三个,大学录取率是100%。”
因为限于招生政策原因,今后该校的招生可能会受影响。据了解,教育部已经开始实行“人籍一致”的学籍注册政策,这样将会使得曹乒校无法再招收小学运动员。
此前,曹乒校是和上海杨泰实验学校以及市体校合作,曹乒校提供教练,市体校提供基地和文化课教育资源,运动员在市体校训练,但学籍是挂在区里面的,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球员的学籍、教育和训练问题。但是现在如果遵照新政策,那小学运动员的学籍只能在各个小学,也只能在各个小学上文化课,而不能到市体校上文化课,那样就纯粹变成业余训练,而不是现在比较成功的“半学半训”模式了。
业余训练的短板,是无法保证高水平专业教练的培训,而一旦等运动员上了初中再招进来,那就错过了最佳培养年龄,这也是造成曹乒校困扰的原因。特派记者 李元春(本报太原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