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看美国“单田芳”讲古希腊“瓦岗寨” 生活因你而火热 文化品牌成长规律之我见 人如其读,城如其读 批评《上海堡垒》后的思考 用戏剧空间 承载现实题材的审美真实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08-18

用戏剧空间 承载现实题材的审美真实

《特赦1959》观后

◆赵宜

上海出品的献礼剧《特赦1959》正在央视热播,并多日排名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收获平均收视率“破1”的佳绩。除了作为“献礼剧”,电视剧还有多个前缀:“主旋律电视剧”“现实题材剧”以及国内首部以“特赦”为主题的电视剧,等等。《特赦1959》正是通过对历史主题的准确把握,使上述这些特征,内在地嵌刻于文本当中,由此成为对荧幕现实题材与主旋律叙事的一次坚定、有益的实践,因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某些极具时代感的佳作特质。

向内聚合的历史线索带来主旋律叙事的新节奏

电视剧主要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59年国庆前夕的十年里,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高级战犯的关押、改造、特赦的故事,并以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为主要叙事空间,着重表现王英光等共产党干部在对战犯进行思想改造中遇到的困难与应对的策略。电视剧在剧作设计中的首个特点,就在于将重大历史事件凝练于功德林管理所内,这极大节约了叙事布局,使历史动力凝结为个体行为动力,丰富了电视剧的戏剧冲突与故事层次,大大加快了叙事节奏,提高了电视剧的可看性。

电视剧的前几集正是以这样的一种聚合的动力展开的:几位被重点表现的国民党高级战犯,从不同地点被移送至功德林。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国民党旧军官都获得了充分的荧幕时间,展现出了迥异的性格特点与戏剧处境:黄维傲慢不可一世,叶立三刚烈却愚忠,蔡守元多疑心虚,王耀武深沉远虑,刘安国嚣张跋扈。此外,长期卧病的杜聿明、年纪最大的王隆基,都为功德林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既是剧本中性格鲜明的角色,也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这又大大丰富了银幕形象背后的互文空间。当这些层次丰富的角色在功德林相聚、并与战犯改造的历史任务相碰撞时,便迅速将历史线索转换为了电视剧中源源不断的戏剧能量。正是因此,《特赦1959》能够不断产生戏剧高潮,呈现出了主旋律叙事中罕见的快节奏与极高的观赏性。

历史真实与戏剧虚构交织带来现实题材的审美特质

然而,要做到戏剧元素的高度集中,仅靠角色的推挤显然不够。事实上,若不能进行有效疏导,拥挤的角色会迅速使叙事瘫痪,造成剧本的节奏混乱与结构坍塌。在《特赦1959》的剧作中,起到有效疏导作用的是主角王英光。与他所面对的对手不同,王英光是一位虚构的角色,也正是因此,使他能够更自由地穿梭在故事当中、轻盈地串联起一个个厚重的历史人物并将他们引向故事主旋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赦1959》可算是对近年现实题材创作风潮的一次正确实践,揭示了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中虚构与真实的辩证关系。这组辩证关系可以有两种表述:其一,是由虚构引导真实,即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将真实的人物与历史事件引导向戏剧空间,形成超越真实的艺术感染力。

其二,是由真实去创造虚构。《特赦1959》的编剧赵琪为这部剧作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准备与积累,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特赦”题材的资料搜集。可以说,主人公王英光与“功德林小天使”护士梁冬芳、代表历史见证者的徐高平等这些虚构角色,正是从三十年的访谈、笔记、录音与影像资料中诞生出来的。他们的角色性格、人物功能乃至言行举止,无不来自于创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虚构的人物创作被深刻地嵌入了历史线索当中,并因此获得动力与活力。

两种不同的动力,搭建了这部电视剧以真实为基底的审美特质。因而,《特赦1959》的特殊之处正在于,剧作不再试图呈现与历史空间等值的叙事空间,而是尝试通过对现实题材文艺的审美真实的技巧性运用,来承载和接纳主旋律叙事与现实题材的宏大命题。相比历史题材主旋律电视剧惯有的大视角,这部剧中呈现出内向聚拢的特征,以及因此产生的密度更大、质量更高的戏剧空间,构成了一次与当下时代联系紧密的创作实践。

(本文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