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洛杉矶今日电(驻美记者 鲁明)当今世界上最快的传统超级计算机运算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被一台实验量子处理器在3分20秒内完成。当地时间23日,美国谷歌公司在《自然》杂志刊发论文,正式宣布其在量子计算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确立了“量子霸权”地位。不过,谷歌的主要竞争对手IBM却对此提出质疑。
现代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是长串的二进制数据,而一台量子计算机使用的是“量子比特”,即电子或光子等亚原子颗粒。对这些亚原子颗粒的操控能比普通二进制数据处理产生更强的计算力和更高的计算速度。谷歌称,他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54“量子比特”计算机,能够在200秒内完成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运算1万年所的计算任务,这让目前所有传统超级计算机“相形见绌”,谷歌也确立了“量子霸权”地位。
谷歌首席执行官(CEO)皮查伊表示,谷歌取得这一突破前后共花费了13年的时间。不过美国另一科技巨头IBM公司却并不认同谷歌的“量子霸权”地位,认为谷歌的实验存在巨大缺陷。“谷歌此次完成了一次可畏的挑战,但并没有跨越那道门槛。”IBM研究人员称,谷歌在实验中假定超级计算机会受到系统内存存储数据量的限制,没有充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存储潜力。
美国媒体报道,有科学家将此成果与莱特兄弟1903年的首次飞机飞行相提并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普雷斯基尔表示,尽管等到实际应用“可能还需要几十年”,但谷歌此次的试验是追求实用量子计算机的关键一步,意味着量子计算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近年来,包括微软、IBM和英特尔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都热衷于量子计算。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措施,将在未来5年内在联邦政府的量子研究上投入逾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