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大意不得!应用软件泄露军事情报 跟随“自由”号去远航
第21版:军界瞭望 2019-10-28

跟随“自由”号去远航

全体学员执行站桅礼

舰员参加过赤道仪式

阿根廷海军女学员担任仪式总指挥

肖丹妮在“中国日”里教大家做中国点心

中阿女学员合影

甲板音乐会

肖丹妮观摩攀桅训练

肖丹妮 口述 周万丰 吕晓琳 整理

几个月前,人民海军戚继光舰干部肖丹妮登上阿根廷“自由”号风帆训练舰,参加其第47次远航任务,历时78天,贯穿大西洋,跨南北纬约73度,随舰访问四国四港,完成多个岗位见习任务。在她的亲历中,发生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毕业证是“练”出来的

“自由”号建造于1953年,隶属阿根廷海军军官学校,承担阿根廷海军军校学员的海上实习任务。阿海军军官校每年招收约250人,学制5年。前两年进行通科学习,第三至四年进行专业学习,主要分为舰艇、陆战、后勤专业。学员每年暑期参加为期2周的综合训练,内容包括战术基础、武装泅渡、海上游泳、野外生存等。第五年参加“自由”号为期8至10个月的远航,进行攀桅、操帆、船艺、天文和地文航海训练,实习结束前进行口试、笔试和实作考核,最后根据实习成绩及个人意愿将学员再次划分为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三个方向。

学校训管严格,竞争激烈,学员入学即开始“魔鬼训练”,跑步、跳水、潜泳、救生等有一项未达标准,就将被退学。课程考核严,每门课程只有一次补考机会。每届学员平均淘汰率约70%。军校毕业证是实实在在“练”出来的。

“无特殊”是最好的尊重

上舰头一个月,我被安排在甲板部门见习,主要学习和帆相关的装具的维护保养,我每天工作都是跟着女舰员斯特芬琳,我发现她什么工作都干,和男舰员丝毫没有差别,除锈、打漆、拉缆绳、攀桅作业、放小艇刷漆等,皮肤晒得黝黑,一点也不心疼。

时间长了,我了解到,在阿根廷海军,男女无差别组训深入人心,岗位设置、更勤安排、工作时间、训练强度等方面都没什么特殊照顾。靠离码头,攀桅、解带缆样样不落,爬到桅顶也十分寻常;码头搬补绝无拈轻怕重,装备保养也经常半吊在空中或在小艇上进行危险作业。更令我诧异的是,她们生理期也无丝毫特殊待遇。在我们看来,这也许对女性军人有点苛刻,但在她们看来,这是对女性最好的尊重。

操纵小艇与攀桅

在巴西福塔莱萨港外,舰上组织了吊放小艇部署并进行小艇操纵训练,刚开始本是出于坐小艇“兜风”的心态自愿报名上小艇,艇上由帆缆长弗兰科带队,另带一名救生员,其他就是两名舰员及六名学员。刚开始由一名男舰员熟练地操纵小艇绕舰艇航行了两圈,当第二圈靠回母舰时我以为训练结束了,没想到弗兰科对我说:“丹妮,到你了。”“不会吧,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我之前都没上过小艇,更别说操纵小艇了。”我当时一脸惊讶地说道。“这不是玩笑,丹妮,你试一试,你肯定可以的,我教你。”弗兰科笑着说。这时大家也都鼓励我,我才鼓起勇气走向操纵台,一手把着舵,一手把着车钟,让小艇慢慢动起来。在第一圈绕行时,我不敢将速度绕太快,总是小心翼翼地把着舵,内心十分紧张,到第二圈时,内心才稍稍松一口气并开始慢慢加速,最终在弗兰科的协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小艇操纵并顺利靠回了母舰。

攀桅训练是风帆训练舰上所有舰员都要参加的一项训练,因为风帆训练舰在海上航行时需要使帆,并要人工在50米的桅杆上升降帆,因此掌握好攀桅技能是确保帆顺利快速升降的保证。“自由”号上,我只能相信自己,脚下就是汪洋大海,一失足便会从50米的桅杆上坠落,想要攀上去,需要小心再小心。

在阿根廷老水手胡安的讲解带领下,穿安全索具(类似于安全衣,带两个挂钩)、一遍一遍进行安全检查,开始攀登。因为没有任何安全措施保护,随着高度的增加和空间的逐渐狭小(最后每一阶只能踏上一只脚),我的手脚都在颤抖,眼睛不敢往下看,胡安一直在旁鼓励我,让我不要害怕,并给我讲解攀登要领。最终,当我抵达桅顶时,那种战胜自己、登高极目的磅礴之气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和舰长共进晚餐

“自由”号此次远航任务时间长达八个月,舰上通过经常举办甲板运动会、甲板音乐会等活动来调剂长时间的海上航行。一个偶然,我听见舰务部门几名舰员组成的一个乐队在练习,他们说,在过赤道时会有一个甲板音乐会,我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能不能也参加”,其中一名萨克斯手卢卡斯特别兴奋地说:“当然可以,你的加入,为我们乐队加分呢。”就这样,我成功地加入了这个乐队,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决定演唱一首阿根廷非常经典的西班牙语歌曲。我的西班牙语还不是很好,距离音乐会不到一周了,只能通过勤加练习,每天对着歌词不断练习,向会唱的舰员请教。音乐会当天,我上去演唱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惊讶,舰长对我竖起大拇指说道:“非常棒,比我们舰员唱得都好。”听到这句表扬,我知道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后来很长时间,大家还在谈论我的表演,这让我非常开心。

“自由”号上的舰员和学员在远航期间均有一次和舰长共进晚餐的机会。平常,舰长的就餐由专人负责,在舰长办公室单独就餐,但每周三晚舰长会邀请7名舰员和学员共进晚餐,整个航程结束,所有人都能获得一次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这顿晚餐:第一,晚餐十分丰盛;第二,这是唯一与舰长近距离接触聊天的机会,能和舰长探讨很多关于未来职业道路发展方面的问题,增强大家的自信心与荣誉感。晚餐前,大家都进行了一番“梳妆打扮”,换上最新最整洁的军装去赴宴。

我是在23岁生日前一晚被邀请去参加晚宴,舰长亲自送上生日祝福。交谈中,我感受到他对担任“自由”号舰长一职的无比荣耀与自豪感,以及对中国国力日益增强以及海军实力不断壮大的赞叹,舰长称有朝一日希望“自由”号能访问中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