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西游记(中国画) 各有甘苦 惠民路上精武门依旧 我们曾经这样称呼老师 以生物学家的眼光看文化 来时莫徘徊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1-03

以生物学家的眼光看文化

徐自豪

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夜晚,旧书拍卖网站上出现了一件手稿,百十来页的几个章节,有篇名而未见作者署名,首页中缝基本呈断裂状,还有被水浸泡的痕迹。这份稿子的用纸很普通,可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大家气象,默默地显示这肯定不是俗手的文章。稿子的作者正是胡先骕先生,这是他一九四五年发表的巨著《中华民族之改造》的前六章节,据说全文共有三十八个章节。比对已发表部分,与手稿内容基本一致。虽然边款漫漶,但还是有几页稿纸的边缘,清晰地印有“静生生物调查所”字样。

胡先骕,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的创办人之一。他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他首次鉴定并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因为敬佩于胡先骕先生取得的伟大成就,之后我联系上了庐山植物园的胡宗刚先生,他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全面研究胡先骕的专家。我向他展示了这份原本被学界认为不知去向的手稿。之后,《胡先骕全集》主编胡晓江教授通过各种方法,辗转联系到我。我向她提供了我手头掌握的胡先骕先生资料,希望借助民间收藏的力量,让全集更全一些。今年是胡先骕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编撰已久的《胡先骕全集》也会在今年发行。我索性把手头的胡先骕先生《封建制度与郡县制度之政治经济对于中华民族之影响》未刊稿和第六章《选举制度与考试制度对于中华民族之影响》影印出来,以飨同好。

陈寅恪教授曾告诫历史学者:“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那么请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与历史人物一起经历其事”。过去的一二百年间,中国闭关锁国、积弱积贫,外强接连入侵,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挽救被压抑的中华文化,有识之士们开始思考如何改进民族素质,恢复昌盛。胡先骕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黄萍荪《编辑后记》中记载:“作者以生物学家的眼光来解剖这一民族,从生理构造说起,一直谈到文化发展的程度为止。”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发表的《中华民族之改造·绪论》中,胡先骕先生写道:“西方之文艺复兴时代,不过与有明中叶相当,距今只四百五十年耳。四百五十年,在人类五十万年之历史中,不过一弹指顷,在中华民族四千六百余年之历史中,不过十分之一之短短时代,安知再过四百五十年,中华民族不能领导世界走上更高尚更优美之文明之路乎?此则吾人所以不可自馁而改造中华民族所以不可缓也。”

了解本民族过往的历史,不断地改过迁善,这也是胡先骕先生留给今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