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音乐剧应有可传唱的好歌 全球首发,考察亚洲演艺之都的硬指标 从《大上海》看海派文化新境界 书画“红楼” 箱子里的乾坤 赞史依弘的自励、自信和自由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11-17

赞史依弘的自励、自信和自由

观《大唐贵妃》有感

◆戴平

梅兰芳在1917年以一部《太真外传》中杨玉环的美妙形象和演唱,当选为四大名旦之首;时隔102年,史依弘再演京剧《大唐贵妃》,确立了她在上海京剧界大青衣之首的地位。没有机会看梅兰芳演出的观众,如今看史依弘演的杨贵妃,可以充分领略到梅派艺术之美。

多年来,我一直关注史依弘在表演艺术上的成长进步、探索追求,深深为她的自励、自信和逐渐达到自由的境界所感动。

《大唐贵妃》是一部“移步而不换形”的梅派新作品,佐证了梅派艺术本身所蕴含的包容性、可能性、研发性和创新性。翁思再的《大唐贵妃》剧本创作,从一开始便在《长恨歌》《长生殿》等文学文献中深耕寻觅、在文学性、情感性和审美接受度上,显然已超出了传统京剧的演绎方式。

18年前《大唐贵妃》首演,由梅葆玖和李胜素、史依弘三位梅派传人共同饰演杨贵妃。史依弘参演了前三场。这回由她一人演到底,演绎了杨贵妃从绚烂至极到凄楚毁灭的传奇人生。她化身为杨玉环,表演沉稳、自信、优雅、唯美。她不但在造型、行腔、做念各方面努力学习梅兰芳,同时也凸显了个人的艺术风格。她的扮相雍容华贵,行腔优美醇厚,嗓音宽亮动听,台风端庄大气,身段、造型、表情、眼神都达到了对人物内心的准确外化和美化,多情、幸福、哀怨、悔恨、痛苦、凄绝、坚定……感情充沛而丰富,深深地打动了戏中的对手和观众。她的演唱具有中国古典审美情趣,又具有西方歌剧中优秀女高音的特色。她的唱腔,一字一句,都给观众以甜美通透的享受。但是,在第四场“剪青丝”中,唱腔却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因唐明皇的移情别恋、杨玉环使了小性子被逐出宫门。她登楼回望唐宫,思绪万千,情感波澜起伏,恰好促成人物心灵的深层开拓。如下这段唱:“寂寞长空冷月叹无情……你可知星光点点,是奴的泪痕。”用的依然是四平调,杨乃林的华彩配乐依然保留,但声腔中更多的是透出杨玉怀悲凉悔恨的心情和对李隆基的思念。这时,高力士来了,送来了新鲜的荔枝。她知道唐明皇没有忘记自己,转忧愁无助为感动和期盼。无以回报,她剪下一缕青丝,献给君王。又唱了一曲“无奈何伸玉腕忙来剪定”,情真意切,无比感人。

《大唐贵妃》原版,囿于时长,删掉了杨贵妃在马嵬坡自尽前与李隆基诀别的唱段。在新版中,这场戏成为全剧最感人的片断,18年前的“遗憾”得以弥补。杨玉环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在危机四伏的关头,选择为救李隆基而主动请死的慷慨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实可叹与君王,相见恨晚,知音难觅。”昔日的绚丽和柔情,瞬间毁灭。但在杨贵妃为爱人献身时,仍没有忘却与唐明皇的共同志趣:“但愿得梨树下安葬,到天上我也要献舞恩皇”。“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在动人的《梨花颂》的乐曲伴奏声中,杨贵妃一步一步走向梨花深处赴死。饰演李隆基的李军,与杨玉环四目相对,眼内已饱含热泪。动情而精致的表演,使人物的脱俗意境伴随着梨花的飘落而出现。“此生只为一人去”,将原本悲伤凄惨的挽歌,升华为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的叹息共鸣。

史依弘的表演完美地实现了梅先生的要求:“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梅派唱腔和舞蹈身段是梅派艺术的核心。作曲家杨乃林为新版《大唐贵妃》增谱17个段落。杨玉环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展现了她不凡的舞蹈功力和造型之美。李隆基徐疾起伏的鼓声,配合着杨玉环轻盈若仙的舞姿,两人在艺术上天衣无缝的配合,也是他们相爱相惜的写照,令观众动容。史依弘小时候学过体操和武术,进入戏曲学校后,又是以武旦开蒙,所以她有相当好的舞蹈基础。她曾自嘲说:“我是上海京剧院著名舞蹈演员。”的确不错。梅兰芳曾在《太真外传》中有“翠盘舞”的表演,但只留下一两张照片,没有影像资料。如今,史依弘登上1.2米高的“翠盘”,婀娜起舞,融入了更多西域舞蹈元素,为复原失传的“霓裳羽衣舞”做出了杰出贡献。

史依弘在20年前,已是京剧名角了,但是她没有止步满足,而是不断自我加压,精益求精,以自励、自强和自信的心态,向高处攀登,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她不愧为梅派艺术当代最好的传人之一,却又能兼收并蓄各派大师之精华。2011年她曾主演过程派代表作《锁麟囊》;去年5月1日,一人演绎四大名旦经典剧目,在戏曲界传为佳话。她是雍容华贵的大唐贵妃,是坚贞多情的白娘子,是情深不能自拔的杜丽娘,又是只属于天和地的精灵艾丽娅,还在《新龙门客栈》中同台扮演女店主金镶玉和女侠邱莫言两角。史依弘学习昆曲,在表演和身段上吸取昆曲的细腻深入和精美。终于使自己在表演上渐入化境,达到了梅兰芳大师所崇尚的“有规则的自由行动”。这是她在《大唐贵妃》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扬的原因。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