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音乐剧应有可传唱的好歌 全球首发,考察亚洲演艺之都的硬指标 从《大上海》看海派文化新境界 书画“红楼” 箱子里的乾坤 赞史依弘的自励、自信和自由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11-17

音乐剧应有可传唱的好歌

◆简平

近日,看了几部中国原创音乐剧,题材多样,既有表现现实生活的,也有古典叙事;既有生机勃勃的青春昂扬,也有在蹉跎岁月中的奋发。这些都是让人欣喜的——近年来,通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等平台,中国原创音乐剧创作呈现出稳扎推进的势头,出现了一批优秀之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音乐剧的观众和爱好者。

音乐剧属舞台艺术,如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使舞台艺术空前地表现出综合性艺术的特点,声光电时时震撼观众,舞美设计美轮美奂,这当然都是需要的,但是,我认为,事情不能本末倒置,或者说喧宾夺主,作为音乐剧,贡献出得以传唱的经典唱段无疑是理所应当的。

我觉得有些遗憾的是,在我看过的几部音乐剧中,明显且普遍地存在一个问题,即作品的歌唱性严重不足,这使得观众在观剧时很难进入状态,很难被音乐本身所打动。音乐剧相对于已很成熟的歌剧,更为注重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的结合,以较为通俗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一般而言,一出完整的音乐剧通常包含二十至三十首歌曲,多为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的乐器编制。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的原创音乐剧做得尚不成功,一部剧看完后,基本哼不出一个主旋律,更没有一首歌曲朗朗上口,让观众入耳入脑入心,及至可以传唱。《悲惨世界》《狮子王》《雾都孤儿》《芝加哥》等多部音乐剧之所以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此。每次演出,剧场里观众的共鸣度极高,台下的观众与台上演员一起歌唱的场面屡见不鲜。

好在我们的原创音乐剧也是有高品质的优秀作品的,《寻找声音的耳朵》在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中,是唯一的一部上海作品。在我看来,它在音乐剧的音乐性、歌唱性方面,是有难能可贵的追求的,因此可以脱颖而出,这部音乐剧通过孩子的视角,讲述了成长过程中的欣喜与艰难,收获与失落,在明亮、鲜活、温暖的歌声里,那些成长中的痛感格外令人揪心、深思和反省。主人公小聃有着强烈的心灵内核,是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意识很强的孩子,他热爱大自然和小生命,对美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触觉,他用瓶子收集万物的声音,充满想象力和诗意,但他在成长过程中却被成人世界的法则所包围,因而他所发出的内心自白是很能引发观众共鸣,并因此打动观众的。小聃心灵世界的展示依靠的是他的歌唱,他的每一首歌曲都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但是,即便这样,如果这些歌曲没有歌唱性也是打动不了观众的。导演、编剧、词作者张忱婷,作曲、编曲徐肖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尊重音乐剧的基本创作规律,尊重观众的审美需求,在音乐性,尤其是在歌唱性方面不是自说自话地只求个人表达,而是充分考虑到大众传播,尽力使每一首歌曲都能让观众接受并与之和鸣共振。《听耳畔的风》《影子在说话》《知了不知道》《朋友再见》《月亮书签》《爱就是说话的阳光》等歌曲,可以说首首旋律优美,动听感人,具有传唱度,说白了,就是“常态”的流行歌曲,没有故弄玄虚,没有佶屈聱牙,不故意疏离观众,也不故意为难听众。当我在剧场里,听见观众和着台上的演员轻唱“我听见花开过窗户,我听见树影跨过门槛,我听见童年又在敲门,门开了,月亮今晚变成书签”时,我真的很感动,先前观看音乐剧时曾经打动我的时刻重又再现,我也禁不住哼唱起来。

音乐剧需要有歌唱性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强烈诉求,我们当然并不排斥创作者的个性,也不排斥创作中的实验性和先锋性,但是,我认为,强调作品中歌曲的可传唱度无论如何都是不为过的;至今,我们的原创音乐剧传播还不够广,音乐剧中的歌曲少有成为流行,这与歌唱性不足是有显著关系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如果一部歌剧没有优美动听的极富歌唱性的咏叹调,那么,这样的歌剧恐怕也难以成立。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