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大胆试 赵丹父女画作亮相沪上 背靠传统好创新
第14版:文体新闻 2019-11-28
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明开幕

背靠传统好创新

黄梅戏《薛郞归》

越剧《宴祭》

多剧种《四美离歌》

多剧种《故人心》

翻看即将于明天开幕的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节目单,不难发现,一部部创新剧目大多都有着传统戏的底子:多剧种《故人心》里融合了昆曲《牡丹亭》、越剧《情探》和川剧《阴阳河》,实验京剧《回身》以京剧传统戏《雅观楼》为基底,昆曲《桃花人面》从杂剧《桃花人面》改编而来。在以实验和先锋著称的小剧场戏曲节,青年戏曲人才为何偏爱传统题材创作?

借力经典

上海举办小剧场戏曲节至第5年,首次将“头衔”从上海提升至了全国,本次展演共收到申报剧目37部,涉及19个剧种,创历年之最。上海戏曲中心总裁谷好好解释,从评选机制方面来讲,展演剧目都是经过严谨的投票流程选出来的,专家评审选的是戏的质量,而非题材,今年传统题材剧目相对质量更高。她说:“传统戏的市场是非常好的,年轻人们非常聪明,前期背靠传统创新,将来才能为创作现代题材戏曲作品铺垫更多的机会。”

例如,京剧《赤与敖》的题材源自于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中的《三王墓》,鲁迅亦著有小说《铸剑》,收录于《故事新编》。替父报仇自刎的赤与陌路相逢的敖所展现的义、勇、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贯提倡的精神信仰,年轻的主创团队希望以古鉴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辨当下的人生。独角戏《回身》的导演兼主演李佳麒是京剧麒派表演艺术家小王桂卿的《雅观楼》在中国台湾的唯一传人,46岁的他重拾这出高难度老戏,不仅在戏中叙述自己的半生沧桑,也意在带领观众回望自己的人生。

跳出传统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认为,传统题材多是中国戏曲的一个显著特点,当年轻人不满足于传统的呈现时,便会尝试用他们的艺术创造力重新解读传统,为中国戏曲注入年轻的活力和表现方式。

这一点在创作者们身上得到了验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表现形式,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了年轻人的思索。黄梅戏《薛郎归》源自耳熟能详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王宝钏苦守寒窑18载,等来的是薛平贵带回的荣华富贵和另一位妻子。编剧屈瞾洁作为一名当代女性,对传统戏里的大团圆结局并不认同,她试图去将每个人物的动机合理化。王宝钏错了么?薛平贵错了么?王宝钏的父亲错了么?她说:“他们或许都没错,我希望每个走进剧院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新体会,关于人生观、爱情观。” 本报记者 赵玥

历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小数据

   第一届

  入围剧目:6台

  参演剧种:4种

  涉及地域:4个

   第二届

  入围剧目:12台

  参演剧种:8种

  涉及地域:6个

   第三届

  入围剧目:9台

  参演剧种:7种

  涉及地域:5个

   第四届

  入围剧目:8台

  参演剧种:7种

  涉及地域:6个

   第五届

  入围剧目:9台

  参演剧种:9种

  涉及地域:6个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