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又到评选年度词语、年度流行词、年度网络用语的高潮。近年来,来自语言教育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有关学术研究单位乃至网络自媒体,都会以各自不同的视角、主题,遴选出各种各样年度代表性词语。有的词语称得上众望所归,有的入选词语则哗众取宠,还有的着实令人大跌眼镜。那么,是否该给年度词语评选设立几条应当普遍遵守的原则呢?
今天上午,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主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在沪发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力求从时代性、思想性、导向性、典型性和大众性等方面,为年度词语的评选起到一个正面引领的作用。近年来,有些年度词语的评选出现了不规范、不严谨、不合理、不具代表性等问题。比如,有一年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词语”,结果,当年风靡全国的“任性”“也是蛮拼的”“也是醉了”等词语没有入选,网民批评这样的评选不具代表性、不接地气。再以去年为例,某机构评选出的年度词汇,也被指缺乏足够的年度时代特征。因为,去年“退群”一直是个热词,本意是来自微信群的网络用语,但随着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接连退出一些国际协议或组织,被形象地称为“退群”,且这个词语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还比如,浙江等地提出“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是指推进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周到服务,“店小二”由此演化出新义。但是,在评选出的年度热词里却找不到这样紧扣时代特征,忠实记录时代变化的鲜活词语。
应该给年度流行用语、用词的评选定个原则、出个标准、设个门槛了。《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今天表示,这类评选应当秉持五大基本的原则。
一是群众性原则,年度“十大流行语”应具有原创性,能展现大众的语言创造力,年度使用的热度较高,不同的语境、不同群体的人都在用的,比如“盘它(他)”。二是持续性原则,没有真正流行开来的事件性热词热语不收,比如“你是什么垃圾”,只在今年6月底上海即将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的时候热过,其后湮没无闻,就不应该收录。三是趣味性原则,入选的条目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文智慧,包涵一定的辞趣,还应该携带着一定的情感、情绪,在风格上应该是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读来让人会心一笑,辞趣寡淡的一般不收录。四是规范性原则,流行语评选不能只考虑流行度,入选的条目要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建设,源于谐音的热词不收,这样的“谐音”不利于汉语的规范、健康发展,比如,“你怎么这个亚子”“让我康康”等;缩写拼音的字母词一般不收,比如,“OMG”“瑞思拜”。五是正面性原则,入选的条目在内涵上应该能反映当年民众或某一群体的某种心态,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
“总之,评选出的年度热词应该是传播正能量,低俗、媚俗的一律不收。”杨林成说。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