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进博会已落下帷幕,哪些进口商品需求最大?消费者买买买最看重哪些要素?昨天,上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发布了公益调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国内消费者态度调查报告》。
消费板块最受欢迎
调查中,2000份有效样本的受访者对进博会举办意义高度认同,总体认同度达90.78。
在装备、消费、食品、健康、服务5大板块7个展区中,最受欢迎的是消费板块(包括科技生活馆、品质生活馆、汽车)和国家展,分别为68.65%和52.40%。健康板块和食品板块也获青睐,比例分别为50.70%和48.80%。
在消费电子及家电、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汽车、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五类商品中,总体需求较为均衡。其中,消费电子及家电(32.20%)、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27.75%)购买意向占比较高。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消费者更倾向于买进口商品。
调查发现,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国别有明显偏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商品最受喜爱,倾向于购买的比例分别达34.55%、24.80%和19.05%。国内电商平台(27.65%)已成为购买进口商品的最主要渠道,紧随其后的是专营店、综合性商场、购物中心和进口超市。
安全性是主要差距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调查发现,消费者在判断进口商品好坏时最关注产品认证标志(71.80%)、商家/经销商信誉(61.65%)、检验合格证(57.85%)等信息。有59.35%的消费者认为,安全性是国内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主要差距,其次为可靠性(50.05%)和功能性(48.50%)。
对此,调查者建议,安全是产品使用的首要保障,也应成为国内商品提升质量的基准。国内企业应把握进博会的契机,加强与优秀的参展企业交流、合作,学习其先进的工艺制作水平,以全面提升国内商品的质量与竞争力。政府应继续为自主名牌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企业应通过高质量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获取消费者信任。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