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智慧快餐 享清福 家有两“宝” 稻乡留影 乌盆尝鲜纸上游 辞旧迎新的快乐 “野外婆”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2-08

稻乡留影

张樯

都知道东北牤牛河和拉林河流域,是颇负盛名的稻乡,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连日来,当搭坐的大巴从哈尔滨一路向南,金色稻田便时时出其不意地闯入视野。眼下这里正是一年里最为丰饶的时节,无边的金色稻浪翻滚起伏,充满自然的律动,秋风吹起,便遥相呼应般向天边涌去。

一个夕阳映照的下午,我们正从龙江凤凰山前往五常的途中。原本金黄的稻田被余晖渲染得愈加耀眼、熠熠生辉。这该是金秋最切题也最醉人的“魔幻一刻”。大巴甫在路边停靠,大家便纷纷携了手机相机,跳下车来。

走在田埂上,顾不上冒油的黑土沾染了鞋子,有人以广阔的稻田为背景,迫不及待地留下自己的风采。有人抚弄着谷穗,细细端详;有人在田埂上走来走去,仿佛在寻找着什么;有人举着手机涌向正在挥镰的农人……

我理解大家的忘情,长居都市,沉沦于市声喧嚣,不知今夕何夕,暌违田野土地久矣,因此,当途经一望无际的田野,面向涌动的稻浪,神经仿佛被紧紧牵住,便有了要去亲近的冲动。

自然这不过是我们与稻田的初接触。在稻乡游走的数日,我们时时与金色稻田不期而遇,也时时被飘香的稻花熏染。孤陋寡闻如我,也是初次听闻当地盛产的大米就取名稻花香。我该说这真是一个先声夺人的名字,听其名,似乎就有稻米的芳香扑面而来。

在五常,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还参加了一个开镰仪式。碧空如洗,艳阳高照,面前平铺着开阔的金色稻田,几十个农民手握镰刀,身着专业劳作装备,全副武装地一字排开。所谓开镰,乃因当地水稻经过近138天的生长,将在这个时节陆续收割,农民便习惯地称其为开镰。

开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眼前的农人们欢快地挥舞镰刀,镰刀起处,成片成片的水稻应声倒地,而后农人们又开始了另外的作业,将收割后的水稻一一捆扎,井然有序地码在地里。据闻收割后的水稻并不急于运回,而是要在自然风干后等待脱粒。开镰也是一年里最醉人的时刻,为了迎来这一时刻,农民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由一粒米的诞生,溯源而上,涌上我们心头的是无言的感动和无尽的感激。

走在松软的田埂上,面向金色耀眼的稻浪,身心仿佛受到了庇护,感受到巨大的平和与安宁。

这个金秋,步履不停地行进在黑山白水之间。路在延伸,沿途的格桑花竞相怒放,无边的金色稻浪推波助澜,我恍然已来到金秋的终点,走进萦绕心头的金色梦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