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美景美人美心 刻度盘 教堂变身诗歌书店 中国扇 剧场取意海派玉雕
第11版:文体新闻 2019-12-24
上海宛平剧场上午主体结构封顶

中国扇 剧场取意海派玉雕

宛平剧场主体结构封顶现场

宛平剧场效果图 本版摄影记者 郭新洋

宛平剧场改扩建工程今天上午10时18分迎来主体结构封顶。从高空俯瞰,已具雏形的宛平剧场,如同一把徐徐打开的“中国折扇”,正仪态万千地撩开神秘面纱。站在高架旁这栋拔地而起的五层楼建筑旁,宛平剧场总经理夏天自信地向记者介绍着“未来戏曲之苑”的美好图景:“未来的宛平剧场将不仅用于观看演出,而且是一个能让戏曲散发魅力、让人们走进传统文化的磁力场。”

造型取意海派玉雕

尽管眼前这栋楼,如今看着还是灰扑扑的模样,大吊车挥舞着“巨人的手臂”拾掇着砖石瓦块,可人们心中对于这把“中国折扇”已然充满了期待。宛平剧场改扩建工程着眼于建设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专业化、现代化戏曲剧场的目标,作为市级重要公共文化设施,未来的宛平剧场包括1个满足大型戏曲剧目演出的1000座戏曲专业剧场、1个300座的戏曲小剧场和1个300平方米的多功能展演厅,将是未来上海戏曲艺术发展的城市文化新地标。

宛平剧场的设计巧妙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造型取意海派玉雕,很快,其外立面会被贴上简洁凝厚的材质,内部空间则引入中国传统园林的意蕴。大小剧场采用上下叠加的立体布局,有利于节省空间,而具有现代感和国际化标准剧院的公共空间将为戏曲带来更多延展的可能。这把“折扇”不仅是一个剧场,而且是一个散发着传统余韵、凝聚着文化能量的磁力场,将成为上海这座古老戏码头的崭新据点。

功能规划设计齐全

在功能规划和设计上,宛平剧场遵循中国戏曲的艺术规律。舞台结构上兼顾了传统戏曲和新编戏的舞美制作要求,在观演空间保持了观众对于戏曲艺术的恰如其分的欣赏距离,对于直接影响观演舒适度的座椅等关键要素予以充分细致的全盘考虑,在后台充分照顾了戏曲服装、盔帽、化妆的特殊要求,对演职人员的行走路线做了进一步优化。

戏曲艺术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为尽可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表达,引领戏曲艺术创新发展。从外立面折扇幕墙与玻璃幕墙的交相呼应,到建筑内的一桌一椅,都巧妙地突出了戏曲元素的现代感和时尚感。在二楼三楼公共空间,规划用音、影、美、画等打造艺术装置和沉浸体验区域,挖掘戏曲各维度的美感和技巧,吸引更多青年人群和知识阶层的参与体验。

四楼透明的戏曲“直播间”将让戏迷和角儿们离得更近。这个用半透明折面玻璃打造的多功能演艺厅,足足300平方米空间。而与之相对应的剧场弧形外立面的玻璃幕墙,还将引入超透明LED技术。以后,不但在剧场内,人们能够看到演员练功、排练、表演,就是开车从内环高架驶过,也能透过玻璃幕墙,“打探”到演艺厅内影影绰绰的表演身姿。

运营筹备紧锣密鼓

据悉,结构封顶的宛平剧场将从今日起进入工程的新阶段,明年重点转向内部装修和专业设备安装,预计将于2020年底建成。与此同时,宛平剧场也已紧锣密鼓投入运营筹备。

未来宛平剧场将以年为单位,打造戏曲演出季,在充分满足上海各大戏曲院团经典、复排、新创剧目展演、驻演的基础上,诚邀全国各戏曲剧种以及海外戏曲团体、传统戏剧团体来沪竞技展演、切磋交流,以每年不低于300场的演出,以及各类交流展示、艺术普及和影音体验活动,打造戏曲艺术的综合平台,重塑宛平剧场的品牌形象。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