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李白《赠孟浩然》 自由非职业 带孙子也有“磨合期” 慢慢懂得父亲 自学成才当“厨师”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19-12-28

慢慢懂得父亲

□马镇兴

父亲在世时家里的事多靠母亲操劳,加上不善言辞、听力不济,与我们子女的交流比母亲少得多,给我们的印象也远不如母亲深刻。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慢慢懂得父亲,尤其是退休后至亲重聚忆及家庭往事,离不开父亲的话题,对父亲也有了更多的认识。

说到父亲,总要提及他的过分节俭。父亲在丝绸厂上班时干的是剥茧子的活,常领到口罩作为劳保用品,父亲用不完,就把多余的口罩拼缝起来,用作洗脸用的毛巾,以省下买毛巾的钱。父亲也很少买衣服,一年到头都是穿中山装,脚上套双布鞋。手表也舍不得买,平时上班就靠一只放在床边的闹钟叫醒。我每次从南京回老家,父亲只要我给他带点最便宜的芝麻酥糖,反复叮嘱别买贵重的食品。对父亲的过分节俭,母亲和我们子女都不止一次地劝过他,但父亲我行我素。后来我们慢慢明白了,这已是父亲根深蒂固的习惯,要改变很难。

父亲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情感很少外露。但后来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让我们改变了对父亲的认识。那是1993年我大哥因病不幸英年早逝。得知噩耗后,母亲要我们暂时别让父亲知道,怕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因大哥一直是父亲的骄傲,从小天资聪颖,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一所大学任教,评上了副教授、担任了系领导。父亲后来久未听到大哥音讯,终生疑窦、追问不止,母亲知道再也瞒不住了,只能说出真相。父亲听后悲恸万分,当着母亲的面放声大哭。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怎样一种痛楚。

父亲晚年除双耳失聪外,还深受三叉神经痛的折磨。为了治疗三叉神经痛,他在我二哥陪护下,几上省城求医,先是吃西药,后又打封闭针,最后还做了小手术。服用西药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父亲为确保万无一失,采用最笨但也最保险最稳妥的记账方法,即把每一天每一次服药的时间和用量,一笔一笔记在一个厚厚的小本子上。我当初看到这个小本子,只是大为惊讶,现在回想起来,更觉叹服,那些密密麻麻记录着的时间和数字,折射的正是父亲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啊。

父亲2001年去世,享年87岁,虽未如愿活到期望的米寿,但历经坎坷仍寿登耄耋,该是幸运的;父亲一生有贤惠能干的母亲持家打理、相夫教子,又该是满足的;一向低调做人的父亲,如果知道我们仍在以各种形式怀念他,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