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房金妹
2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 孙云 摄
20年前,高位截瘫的纺织女工房金妹为了残疾人兄弟姐妹的一句话“我们没钱给孩子补课,孩子考不上好学校,我们一辈子都不能脱贫”,创办了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中心,首创送教上门帮扶残疾人新模式。当时的房金妹没有想到,20年后,“兴家”会成为一支拥有总校和浦东、松江两所分校的庞大爱心团队,先后有上海21所高校的2.8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和60多位教师志愿者为8000多名残疾人和农民工子女等开展28万余次送教上门等志愿服务,为困境家庭特别是残疾人家庭点燃了“兴小家,兴大家,兴国家”的希望。
2019年12月26日是“兴家”的20岁生日。在纪念活动中,90余岁高龄的最年长志愿者来了,继续举起相机记录“兴家”的成长;9岁的最小受助者来了,捐出自己收到的500元奖学金,给贫困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春节返乡的路费;曾经受助的残疾人子女来了,他们将成为新生力量,接过一批批大学生前赴后继的志愿服务旗帜;20年来始终心系“兴家”理想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来了,他们带来了“兴家”未来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通过读书走向小康的力量。
善举缘起100只手工书包
1988年,40岁的房金妹因为患病高位截瘫,成了终身与轮椅为伴的重度残疾人。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一沉重打击的她,最终被家人和社会各界无私的爱从消沉的鬼门关上拖了回来。躺在病榻上的日子,她没有浑浑噩噩,昔日操纵纺织机器的双手拿起了钢笔,用心灵捕捉人间的真善美。虽然仅有初中文凭,她却陆续在《读者》等报刊发表200余篇文章。
为了感恩患病期间受到的关爱,1996年,房金妹在床上亲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缝制了100只书包。之后,她又不断奔走呼吁,帮助接受这100只书包的失学孩子重返校园。1999年,上海许多肢体残疾人面临饭碗问题,他们担心没有收入,本就经济困难的家庭更加无法为子女提供成才的环境。子女是残疾人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看到兄弟姐妹们的焦虑与期盼,房金妹毅然站了出来,创办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房金妹成了上海独一无二的“轮椅校长”。
首批志愿者34名复旦学生
房金妹住在杨浦,这里得天独厚的高校资源成为“兴家”起步的基石。房金妹的女儿就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通过对学弟学妹的动员,34名复旦学生成为首批志愿者,为残疾人家庭子女义务送教上门。起初,残疾人家长们有点不相信,当时大学生上门家教通常都会收取每小时二三十元的勤工俭学报酬,更何况还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真的能不收费?
其实,“兴家”创办的最初两年,外界没有一分资助,大学生上门送教没有一分补贴。直到第三年,“兴家”才得到第一笔1万元的资助,平均到当时的几百名大学生志愿者身上,每人每年只能得到几十元津贴。尽管现在“兴家”有了较大的影响力,收到了一些资助,但大学生志愿者每次家教的津贴也只有40元。这些志愿者中,有很多都是来自外地贫困地区的孩子,本身也是得到社会资助才能来沪求学,条件很不宽裕,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的爱心温暖更多人。
除了大学生,迄今还有60余位中小学和大学教师成为志愿者,无偿站在“兴家”讲台开展课堂辅导,共计逾4000余课时。这些老师不仅无偿授课,还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华师大中文系退休教授刘寿公曾经给单亲残疾人家庭子女小许买手机、买电视,又在他考上大学后每月资助三五百元生活费。
爱心相传
受助者也成志愿者
他们的真情付出获得了爱的延续和回报,许多获得帮助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在考取大学后,也成了“兴家”的志愿者。从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接受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帮助的小许,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兴家”的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队伍也代代更迭,不断接力。有了这样的爱心传递,“兴家”的20年才能不断壮大,从帮助残疾人家庭子女,又扩展到帮助农民工子女等困境家庭子女。
2009年至2017年,在各区残疾人和残联的共同关心努力下,“兴家”相继在松江、闵行和浦东成立分校,方便三区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和志愿者就近辅导。2019年5月,房金妹还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北京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兴家”的公益事业不断繁荣壮大,受惠家庭越来越多,许多残疾人家庭在子女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后实现了经济状况的“翻身”,他们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发展、祖国富强的中国梦。
20年风雨兼程,“兴家”,无愧于成立之初定下的宗旨:“兴小家,兴大家,兴国家。”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