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右二)、俄罗斯总统普京(左二)、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左一)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参加“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 图GJ
普京乘坐“乌斯季诺夫元帅号”导弹巡洋舰观摩演习
普京7日展开中东之行,先后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闭门会谈,成为新年首位造访中东的世界大国元首。昨日,普京又飞赴克里米亚半岛,亲自登舰观摩了俄罗斯北方与黑海两大舰队举行的大规模联合军演。
显然,在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将继续打“中东牌”,不仅要彰显在中东的存在,还要撬动地缘政治的版图。
首次到访大马士革
在7日俄历圣诞节,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迎来了过去数年拯救自己于水火的俄罗斯贵宾。这是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普京首次访问大马士革。
在普京到访前,恰逢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军袭杀、海湾地区战云密布的关口。叙利亚虽不在波斯湾沿岸,但其前途命运与伊朗却是息息相关。在绵延日久的血腥内战中,来自伊朗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与俄罗斯的支持同样必不可少。一旦伊朗陷入与美国的正面冲突,叙利亚如何自处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同时,叙利亚政府军虽占据优势,但内战尚未结束,与土耳其及反对派武装在伊德利卜省的军事较量仍在继续。
普京一到大马士革,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宾主双方没有在总统府进行诸多仪式,而是径直在大马士革一个俄军指挥部内会晤,并听取了叙利亚各地区的军情汇报。阿萨德对普京的到访和援助支持表示感谢,普京则称赞大马士革的街道明显有了和平生活的迹象。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俄罗斯逐步占据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导地位。普京此行必将进一步巩固俄在叙的特殊地位。
“土耳其流”管道启动
1月8日,普京马不停蹄地飞赴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当天,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以及到访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一同出席在“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启用仪式。普京表示,“我们生活在复杂的世界中,情况还有加剧的趋势。但俄土两国正通过合作造福两国以及欧洲人民。”普京强调,俄罗斯天然气通过“土耳其流”输送到欧洲将对东南欧国家的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并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土耳其流”是俄罗斯向土耳其供应天然气并经此向东南欧供应天然气的管道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黑海海底连接土耳其的管道,二是连接土耳其与东南欧的管道。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土耳其和东南欧各供应157.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俄罗斯一直是世界主要的能源供应国,能源出口既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支柱,也是俄罗斯参与地区政治、谋求国家利益的一把利器。近年来,由于美俄矛盾加剧,以及俄乌冲突不断,俄罗斯传统上经乌克兰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线路受到巨大挑战。
因此,俄罗斯谋划新建南北两条新的线路,绕过乌克兰,把天然气从海路运往欧洲。在北线,典型代表就是月前因美国威胁制裁而闹得沸沸扬扬的“北溪”管道,在南线,突出成果就是“土耳其流”项目。
2019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2020年国防预算法案”,明文规定要对从俄罗斯向德国输气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要求负责管线铺设的公司立即停止该项目建设,迫使项目停工。
在这一背景下,“土耳其流”管道顺利启用,其鼓舞效应显而易见。对俄罗斯来说,新管道不仅巩固了土耳其这个大市场,加强了对东南欧能源市场的影响,而且在同美国和乌克兰的博弈中拿到了更多的筹码。对土耳其来说,作为战略枢纽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成为世界天然气市场必不可少的存在。
难怪有美国媒体评论,“在全世界都为中东局势绷紧神经的时候,却有一人仍稳如泰山,那就是普京。”
登巡洋舰观摩军演
但是,能源并非普京访土唯一的议程。
“土耳其流”管道启用仪式当天凌晨,伊朗向伊拉克境内的两处美军基地发射数十枚弹道导弹,实施了大规模报复,大战风险陡然提升。在伊斯坦布尔聚集的多国政要,不可能对这一消息视而不见。
启用仪式前,身为地区重要玩家的普京与埃尔多安举行闭门会谈。会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透露,两国总统讨论了海湾局势,认为现状是因美国在伊拉克对伊朗公民采取了非法和高风险的行动造成的,“俄总统坚决支持用和平手段解决所有问题”。埃尔多安表示,不希望中东变成军事冲突区。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密集的访问之后,普京并没有径直回到莫斯科,而是前往克里米亚,在那里观摩俄罗斯海军两大舰队举行的联合军演。此次演习共出动31艘作战舰艇、22艘辅助船只和39架各型战机,演练了新装备和新的作战战术。
当天,不仅普京亲自登上巡洋舰观摩演习,而且俄军还发射了包括“口径”巡航导弹和“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在内的各类新锐武器,威慑力十足。由于俄北方舰队需经月余从北冰洋航行至黑海,可见此次演习俄方筹划已久。同时,黑海经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东地中海紧密相连,此次演习既反映出俄土两国在地区层面的协调,也密切关照中东局势。
政治、经济与军事手段并行不误,普京新年首访,必将进一步强化俄罗斯在中东的地位,而且也将以中东为突破口来推进本国的战略意图。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