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雪芹
在一个被大雾笼罩的早晨,万物像锁在静谧的灰霾之中。这不禁使人联想起《雾都孤儿》里主人公奥利弗成长的片段,时忧时喜,最终破涕而笑。当然大雾和奥利弗没什么关系,只是与我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要我神往这片被迷雾隐藏的世界。
儿子桃儿,知道我坐在窗口,要想探究这迷雾外的清晨。清晨的鸟鸣自然显得慵懒,连太阳都懒得挂到窗前。我只能通过心灵的假设,缔造一段彩色的童话。告诉桃儿暖湿气流的温寒效应,使得空气在瞬间长成一个灰蒙蒙、胖嘟嘟的雾巨人。它太大了,挡住了眼前的去路,使我辨不清远处,也使交通在迷雾中滞留。
我是多想希望有一双可以透视一切的眼睛,至少不被这迷雾拦截了去路。此时的桃儿半趴在我的腿上,在玻璃上哈一口气,轻轻地划出一条山路。不远处的树木,看上去像这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森林,透出一点绿野仙踪的影子,此时的桃儿非常卖力地在玻璃上作画。两只小手指总是有意无意交叠在一起,不一会儿玻璃上就出现了一幅毛茸茸的植物图。我问:“这是什么?”桃儿说:“我画的树啊,你不是说玻璃外面是森林吗?”我说:“这哪是树啊,我看这是一堆泛着珠光的杂草。”桃儿呲地一笑:“那你给我画一棵树看看。”于是我顺从他意,就在这巨大的杂草丛中种起一棵树来。边画还边说话,“你看,树干是笔直向上的,想多高就可以多高,想象放大了它的形态。树杈要多一些,看上去就像拥有无尽的生命力一样。”“不过,人应该活得像杂草,无论遇见暴风还是雨雪,都要具备杂草精神。俗话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讲出了它顽强的一面,也让人看到了草的生命力和奋斗的精神。这样就能始终见到阳光。不要以为每年的一次清零对人生是没有帮助的,恰恰它是对人生最有帮助的开始,是反思,是健康,是努力,是新收获的开始。所以,人应该像杂草,学习它天生的韧性,便可以永无止境地成长再成长。”
桃儿听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精力更多地投放在与我一起绘画上。
我们的手指在那被大雾笼罩着的玻璃上,一层溟濛的水汽间重叠在一起。这雾气可能通过人类吐出的二氧化碳而形成,却有意思地成为我们零成本的绘画工具。也是我们之间友情递增的表现。是他教会了我童话是心灵的另一道去处。我们通过努力让自己看见大雾之下的另一道风景。当我们的手指再一次与玻璃相遇。
世俗的繁琐容易使我们忘却浪漫。
几天以后,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桃儿突然说:“妈妈教我做人要像杂草。杂草是顽强的象征,是男子汉应该具备的特征。”天哪,我的无心之语,却被他有心地捕捉到了。我在忙碌中忘却,而他却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