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民反映,这两天想要买到新鲜的绿叶菜,必须靠“抢”。记者昨天走访了申城部分菜场、超市和批发市场后发现,春节放假、疫情发酵再加上留沪市民增加带来的需求上涨,“三碰头”之下,零售渠道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应压力,但本市各大批发市场已做好蔬菜储备和产销对接。大年初三后,随着经营户陆续回沪,成交量将逐步放大。
一上午被买光
昨天中午12时多,杨浦区控江路上的华联吉买盛里,记者看到,货架上还有番茄、土豆、西兰花、卷心菜、花菜等约20种蔬菜,但青菜、菠菜、豆苗、生菜、芹菜、油麦菜等绿叶菜空有标价牌,却不见踪影。在称重处,工作人员一边称贴标签一边告诉记者,绿叶菜上午就被周边居民买光了,明天要早点来。
为了不出门,不少市民还选择在网上下单买菜。记者从叮咚买菜获悉,今年春节期间订单量大幅增加,仅除夕订单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0%,预计从除夕到初六,订单量会超过400万单。盒马也因为快递小哥已经约满,而无法满足所有送货需求。
记者发现,相比春节前,部分蔬菜的价格确实出现了上涨,但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经营户返乡过年,春节期间的价格上涨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对比往年,目前的菜价还属稳定。
“三碰头”致紧张
广东菜心5.58元/斤,塌棵菜3.58元/斤,西芹3.98元/斤,蒜苗9.8元/斤,青菜4.88元/斤,西兰花4.58元/斤,大白菜2.58元/斤,土豆2.88元/斤……这是记者在华联吉买盛看到的菜价。在长宁家乐福,除了芦笋、草头、冬笋等“尖货”的价格超过了每斤20元,其他蔬菜的价格则多在10元以下。
上海美天副食品公司总经理顾志君说,因为春节前部分经营户返乡,再加上防疫需求,部分货源入沪有些不顺畅。此外,往年春节期间,大批上海市民都会外出旅游探亲,今年很多人都取消了出行计划留在上海,也增加了一部分需求。三种因素碰头后导致出现了供需压力。他表示,公司已在组织货源,通过崇明基地、市外基地等多个渠道增加供应。
年初五供应足
而在批发层面,记者从上海蔬菜集团获悉,由于今年冬季气候总体偏暖,蔬菜供应持续充足,所以节前大部分蔬菜的价格总体保持基本稳定。此外,记者从社区智慧微菜场食行生鲜获悉,他们将比原计划提前一天返工,1月28日市民就可以下单,29日开始配送。
“上海蔬菜集团内的各大批发市场合计留存了6000吨以上的蔬菜储备量。”记者从上海蔬菜集团获悉,批发市场已经提前做好了产销对接。“从年初三开始,经销户陆续回沪,成交量将逐步放大。”接下来,上海蔬菜集团将加大对当家品种的基地商品对接,随着物流商逐步到位,预计年初五以后的货源和品种都能充足供应。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