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全国累计确诊11791例 上海新增18例累计确诊153例 出入境人员主动填健康申明卡 防护服物资15分钟落地通关 G15朱桥道口5根车道昨再扩展 祖国派包机接他们回家 送十个提醒 添一份安心
第3版:要闻/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2-01
给返程复工的朋友们

送十个提醒 添一份安心

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的攻坚期,而返程复工的日子又近了。出发时,该带哪些必需品;回来后,先做哪些重要事;到单位,少去哪些高危区;下了班,要改哪些老习惯……如果暂时没搞明白也别慌,请收下这10个提醒,抗疫路上多一份安心。

出发

不妨多带一支笔

■行囊里要装哪些物品?

口罩等防护用品和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备好了吧?飞机上不能随身带酒精、消毒液,可用消毒湿巾替代。不妨再多带一支笔,途中可能需要填写旅客信息,一方面工作人员的笔数量有限,另一方面来回传借,容易增加传染概率。收好机票或火车票,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途中 自备水不吃零食

■火车、飞机乘客多、空间小,如何防范?

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即可,不必非要选最专业的N95。对扶手、座椅、小桌板等消毒。勤洗手很重要,尤其是触碰自己的口、鼻、眼之前。一定要配合进出站体温测量。

喜欢吃零食的,尽量忍一忍,免得经常脱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与他人保持礼貌距离,密切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若条件允许就换座,并主动上报工作人员。在车厢或客舱内减少走动。少用公共饮水机,自备或购买瓶装水。

■自驾回沪注意哪些?

路上记得多用消毒用品。尽量错峰返程。提前掌握途中交通管制、道路施工、拥堵等情况。遇到省界防疫查控人员,积极配合测体温。

到达 主动报备或隔离

■回家后要做哪些事?

不管是否从疫情流行地区归来,都应主动向单位、居委或学校报备。

从湖北返回上海,如有可疑接触史的,建议自返回或接触最后一天起居家隔离14天,每天至少量2次体温,关注有无咳嗽、胸闷、气急等呼吸道症状,与社区医生保持联系。

家中储备体温计、口罩和消毒用品。做好家庭环境清扫和消毒。勤洗手,多通风。摘口罩时要当心,别碰外层污染面。

上班 少坐电梯不扎堆

■选择开车还是公共交通上班?如搭乘公共交通,注意什么?

尽量步行、骑车、开车或打车上下班。坐公共交通时全程须戴口罩。少接触车上物品,与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离。

没接触过患者或可疑感染者的,口罩不必随时更换,可酌情重复使用。如被飞沫污染或喷溅,应立即换口罩。没破损的根据清洁程度适当延长使用时间。佩戴超过4小时或变潮湿后,口罩防护性可能会降低。

■电梯、食堂、会议室、办公室,单位里哪些地方风险较大?如何防护?

能在家办公就尽量在家办公。进入办公区域,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勤洗手。若体温异常,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上班期间少坐电梯,楼层不高就走走楼梯。进电梯要戴口罩。按楼层键时,最好不用手指接触。出电梯后洗洗手。

去食堂吃饭建议错峰,不扎堆、不聊天,独自快速解决,或打包带走。

会议室和办公室里,建议别脱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多开窗通风。对键盘、鼠标、文具、桌椅等定期消毒。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最好线上解决。

■以下几类人群从外地回沪后,如何特别防护?

住家保姆或钟点工 从湖北返回上海或有可疑接触史的,居家隔离14天。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尽快去发热门诊就诊。解除隔离后到雇主家时须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

快递小哥 除对照要求自觉判断是否需要自我隔离外,也应加强自我保护。送快递前先打电话询问对方是否在隔离。如果是,可提前沟通,交居委会代收。送快递全程建议戴口罩。

旅游探亲回沪者 从湖北返回或有可疑接触史的,居家隔离14天,配合社区医生登记航班号、记录每日体温等。尽量不外出,有生活困难可求助居委会。不是重点地区返沪的,不用居家隔离,但也要密切留意身体状况。

下班 接收快递不必慌

■上班后,一日三餐怎么解决?如果不去餐厅和食堂,经常叫外卖安全吗?

去菜市场时做好个人防护,速战速决。不食用野味,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改善营养,增强抵抗力。回家后赶快洗手。

可以叫外卖。如担心外卖包装被污染,打开后,尤其是触摸口、鼻、眼前,及时洗手。对餐品不放心的话,可二次煮熟再食用。

■快递小哥上门收件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病毒经快递包装盒传染可能性极低。外卖或快递工作人员切记不要带病工作。在非常时期,建议投递人员和接收者都戴口罩。

休闲 打球夜跑停一停

■喜欢健身、打球、夜跑、逛街的,最近能继续吗?

不建议近期去健身房健身,同样不建议打球和夜跑。聚会不要去,电影院、KTV和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也别去。

不妨在家做一些适合自我练习的项目,如平板支撑、太极拳、俯卧撑、做操等。如果身处人员稀少的空旷室外,倒可根据实际情况去适当运动。

本报记者 曹刚 左妍(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阮巧玲博士提供专业意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