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季晟祯 钱俊毅)3日上午,22天前,59岁的“上海爷叔”黄士平走进了新民晚报社读者接待室。“抗疫捐款30万元!”那天一大早,他背着10多斤重的书包、倒了两辆公交车、赶了2个多小时的路;整整一个星期,辗转多家银行、打了借条向87岁的老父亲暂借2万元,凑齐30万元现金……(详见2月3日头版《本报读者捐款30万元抗疫情》)
昨天上午又见黄士平,还是背着沉沉的书包,还是倒了两辆公交车,还是赶了几小时的路,来到新民晚报社。“再捐20万元,感恩逆行者!”四沓现金,一沓五万元,整整齐齐地摞在了桌上。“我在邮政储蓄银行预约的。早上,等他们一开门,就把钱取出来了。”黄士平额头上潮乎乎的,都是汗水。对他而言,2月3日捐款30万元是完成了母亲“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遗愿。在经历了起初的那阵激动后,一切都过去了,生活又归于平静。
“这些日子,我天天从《新民晚报》上看到,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基层干部、民警、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有的还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20万元,想捐给逆行者们,感恩他们无私付出!”前晚,黄士平又写了一封信,工工整整誊写了两遍,直到昨天凌晨1时半才躺下,字里行间是对“逆行者”们满满的敬意。
昨天中午,记者再次陪同黄士平来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填完“定向捐赠意向书”后,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发生后,基金会已收到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达4.21亿元。黄士平的50万元捐款将全部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专项行动”。
目前,一部分资金已购买了呼吸机、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等物资,即将送往抗疫一线。其中,就包括了医疗条件十分艰苦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等。每一笔善款的去向,基金会都会征询黄士平的个人意向,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具体用途。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孟文海,特地赶到市慈善基金会,向黄士平颁发捐赠证书,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捐款的事,我刚告诉了女儿,她说我是她的骄傲!”黄士平眉间舒展,透出的是欣慰。“这辈子我就想成为女儿的榜样,让她也懂得感恩。”问起黄士平以后的生活,他说最重要的是照顾好父亲,“老人能过得好,这就是我的幸福……”
黄士平还有个心愿:“今年,去给母亲扫墓时,我会告诉她:儿子做到了她一直叮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