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转向疫后复建的阶段,在疫情中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是餐饮、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领域以及劳动力密集型服务性和生产性企业。单纯的货币政策宽松并不能使其直接受益,更需要财政政策定向帮扶。而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力度来托底和稳增长需要高度依赖地方财政。
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在不断累积,预期将成为年内影响我国经济的一个主线。以疫情中心的湖北省财政数据为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数据,截至2月份,湖北省库库款的余额有1306亿元。而2月份只有零星收入入库;进入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财政支出会相应的增加,而复工进度转化为财政收入有时间滞后,预计3月份入库收入改善有限。各地疫情程度不一,但社区封闭和延迟复工的影响或多或少都存在。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下达了6.28万亿元,专项疫情防控资金也有1100多亿元。
但是疫情对财政影响是阶段性的,财政补贴防疫相关的直接支出只是应对影响的第一步;然后是疫后重建时期,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需要财政政策对口的支出和调整;复工延迟阶段中的税收降低,会持续影响后续的财政收入,形成全年的地方财政压力。更长期来看,疫情暴露出问题后,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和公共领域的建设仍需大量的财政投入。所以,自上而下的财政政策调整就成了市场的一致预期。
因疫情影响,需求受到压抑,因此,对经济拉动效应显著的板块,就可能是专项政策出台的密集区域,也是市场上未来的风口所在。目前行业景气度低谷、但行业产业链延伸长的板块,如基建房地产、汽车行业,则是根据政策预期,筛选出来的值得关注的板块。
基建房地产板块,从上游的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到下游的装饰装修、家电消费,是一个冗长的产业链。房地产板块在“住房不炒”的政策框架下,各地“因城施策”也在做不同的尝试,寻求出路;而基建则已经迎来了“新基建”的政策风口,各媒体都在做分析拆解,推荐多多关注。在这条长产业链中,需求最先复苏的还是上游的建材板块,水泥、钢构会成为先锋板块,循着产业链而向下,可能形成热点的传递,投资者们可以密切关注。
此外,汽车行业景气度处于历史低点,2019年业绩数据全面下滑,疫情期间更可以说是陷入停滞。但汽车消费占我国国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很高,汽车行业的产业链也是上下延伸很长的重要经济体系。2020年,在特斯拉引领下的汽车行业的消费升级,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在这个时间点,汽车行业的政策倾斜,对于提振消费、稳经济来说是非常好的抓手。若有相关政策出台,则行业或会迎来拐点。
A股市场上投资者们都感受过,政策>价格>业绩的类似潜规则:对股价影响最大的还是政策利好,其次是涨价因素的利好,接下来才是业绩增长的利好。目前,疫情阶段性得到控制,社会和投资者目光转向复工、复苏,那么A股市场上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财政政策风向的改变带来的投资机会,浅析之下,建议关注基建和汽车板块的政策调整预期。 长江证券 陆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