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康
大丈夫,百度给出这般解释: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说得通俗些,就是有担当的男人(此处特指婚姻中的男人)。这类大丈夫隐身茫茫人海,平时不轻易显现。笔者近期采访了一位有担当的“大丈夫”。
尊重当事人的要求,笔者隐去其真实信息,姑且称其为W君。2月18日下午,W君手捧一捆扎紧的10万元现金,走进所属居委会办公室,请居委干部帮他捐出这笔善款给武汉人民。居委干部当即向街道作了反映,街道随后派出公务车,在街道、居委干部一起陪同下,W君向某区慈善基金会捐出了这笔善款。据悉,这是该区自新冠疫情发生后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故事到此可以结束,笔者却打探出故事背后的“故事”。
W君是失独家庭,妻子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自己还是一个癌症康复者。笔者深知家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艰辛苦楚,因为家母曾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所以,特想见一见这位生活不易的W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请居委会约见W君,没想到W君欣然应允。
次日上午10点,当W君牵着妻子的手走进会议室时,笔者愣神,眼前的W夫妇没有一丝潦倒的模样,用上海话讲穿着“山青水绿”。W君三七开头势梳得熨帖,戴一副考究的眼镜。妻子还化了淡淡的妆。见笔者愣神,W君作答:“不是因为接受侬采访专门打扮咯,平常辰光,我都把她打扮得清清爽爽,侬看,伊眉毛也是我帮伊描咯!”
采访是在双方戴着口罩的状态下进行。W夫妇是当年崇明农场的知青伴侣。顶替爷娘回城后结婚生子。W君供职于一家国营工厂,妻子在里弄生产组,上班路还远。几年后,W君便在厂门对面的某商业街马路转角处申请了一个书报亭,让妻子省点力。妻子忙不过来,他自己办了退职,一心一意做起书报生意。在做个体户的岁月里,W君的生活日见起色,上世纪90年代末,他已购置了商品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儿20岁那年,不幸遭遇意外身亡。美满的家庭生生被打碎。为了换一个生活环境,W君卖掉了没住上几年的新房子,书报亭生意也不做了,陪着妻子四处游览,试图分散妻子的注意力。无奈,妻子变得越来越沉默,进而木讷呆滞。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W君搬回原先居住的老工房不久,他感觉自己身体也出状况了。一查,患了肺癌,那是2011年。说着他掏出胸科医院的“出院报告”给笔者看。见笔者紧锁着眉头,W君露出一丝笑容:“我不能倒下去,我倒了老婆怎么办?”
手术、化疗、随访、继续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妻子的病情发展到了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他侍候的地步。笔者熟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从发病到卧床,再到变成植物人的全过程。完全理解W君自己患病9年还要服侍妻子的种种艰辛。让笔者动容的是W君的坚毅,他说:“抱怨、悲伤没有用,这是负能量,我得充满正能量,让死神见了我都害怕,我才能将妻子服侍下去。”
交谈中笔者得知夫妻俩退休金不高,每月两人相加才7000元,W君自己的治疗中许多进口药都不在医保范畴,得自理,便问道:“10万元不是小数目,你出手怎么就那么大?”
“昨天在慈善基金会,那个接待我的同志怕我冲动,让我想想清楚,不要事后再后悔,侬看我是冲动的人吗?我告诉侬,我的捐款目的简单,四个字‘感恩回报’!”
W君告知,他享受着失独家庭、重大病患者的所有优待政策,正愁着无处回报国家,现在看到武汉遭到大难,自己又没有别的能耐,捐一点款表表自己的心意。
望着W君搀着妻子走出居委会的背影,笔者从心底里呼出:W君,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