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战胜挫折 简之美 楼下的海棠 大吉大利 今晚吃鸡 荡马路 吴淞有座小白楼
第15版:夜光杯 2020-04-11

吴淞有座小白楼

袁帆

在绿树掩映的上海吴淞军港内,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小白楼”。这是一幢组合式建筑,主体为二层坡顶小楼,配以高耸的五层塔楼,其顶端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飞檐和四坡攒尖顶,显示出一种不凡的气势。走近这座建筑,门口草地上有一块石牌,上面的文字记述着它的来历:“小白楼,位于吴淞军港内,原为海港检疫所,1935年由留美建筑大师李锦沛设计建成,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西方复古样式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结合,砖混结构,粉墙赤瓦,故得名‘小白楼’。”

一座远离上海市中心,隐藏在军港内的建筑,却与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的显赫人物有着交集,这不能不让人对它的前世今生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在2020年春天,身处一场由新冠肺炎病毒引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中,“原为海港检疫所”几个字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在将散落在历史中的相关线索串联起来后,我强烈意识到,“小白楼”还应该记住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伍连德。近来写他的文章很多,但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上海往事,却似乎很少人谈及。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字 星联,祖籍广东新宁(今台山),出生于英属南洋槟榔屿,是具有中英双重国籍的华侨。17岁成为剑桥大学第一位华人医学生。1903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剑桥博士学位的华人。一位在海外成长的“学霸”级的人物,却对祖国充满了感情,最终于1907年回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为国服务历程。让伍连德“一战成名”的是他在1910年12月领导扑灭东北鼠疫中的表现。他在67天时间里创造性地实行了“封城、隔离、戴口罩,焚病尸”等强有力措施,不仅成功地挽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而且建立了中国最初的现代防疫管理体系。除此之外,伍连德的另外一大功绩,就是力主并主持收回海港检疫权,建立中国自主的国境检疫系统。

上海租界当局于1873年开始了由海关控制的海港检疫行动。但海关大权掌握在西方列强手中,因此海港检疫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成为体现洋人意志的权力工具。辛亥革命之后,以伍连德为首的几位留洋西医归国者对此痛心疾首,并为之进行了多年努力。1930年5月26日,伍连德担当起收回中国海港检疫权的重任,亲自担任“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和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以及上海霍乱防疫事务所主任。三个单位一人主管,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三项职能一个目标,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伍连德发现中国各个海港在这方面存在重大问题,那就是都缺少或者根本就不具备与港口通航能力匹配的隔离留验设施。以上海港为例,此前仅于1911年在浦东三汊港的穷乡僻壤处建有一处检疫医院,但距离吴淞口距离过远,交通运输非常困难,水电生活配套条件极差。伍连德决定在距离长江口检疫锚地最近的吴淞口,建设上海第二座防疫医院。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拨款建院的批准。反复踏勘后,在吴淞口海关信号台附近的黄浦江浦西一侧,选中并购得一块闲地作为建设基地,土地面积逾8亩(约5500平方米)。这里距黄浦江岸仅百米之遥,建码头后交通艇运送病人靠泊方便,与检疫锚地距离颇近,举目遥望可见锚地停泊之外轮。陆上有淞沪公路与市区相连,距离当时的淞沪铁路炮台湾车站也很近便,建成后的供水供电也可以获得永久保障。至于新医院的建筑设计,被伍连德选中的设计师大名鼎鼎,就是最后完成南京中山陵建筑工程建设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李锦沛(Lee Gum Poy)。从原始设计资料中可以看出,这座建筑主体的外部在建造之初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红色清水墙面,局部的窗间墙采用砂浆粉刷,造成材质和颜色上的反差。除了主入口处有一些简化的凹凸线脚装饰,墙面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元素。屋面采用双坡红瓦屋顶,加上突出屋面的壁炉烟囱,显示出强烈的西式韵味。整座建筑最抢眼的是位于一端的五层塔楼。塔楼屋顶是个中式四角攒尖顶,上面铺满红色的筒瓦,集中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韵味。塔楼顶层四面外廊栏杆上也有“画龙点睛”之处,那就是12个镂空十字形图案。1935年上半年最终装修完毕投入使用,史称“上海海港检疫所第二检疫医院”。工作区域面积约550平方米,按照国际标准设有医疗检查室、病房、实验室、标本室、消毒室等,成为上海海港检疫所的主要工作基地。

伍连德还为海港检疫所配备了六条检疫工作艇,担任熏蒸消毒、交通运输之用,分别命名 为:“木 兰”“赵 云”“伍员”“蔡锷”“岳飞”和“张飞”,不难看出其用心:借助这些名字所体现的英魂与精神,体现守住中国海港关口的意志。

伍连德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使得上海乃至全国主要海港的检疫工作都发生了积极变化,在上海1930—1932年的霍乱疫情流行中就产生了有效的检疫防疫效果。此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的疯狂年代,最终,时年58岁的他黯然含恨离开祖国,回到南洋避难行医,从此淡出江湖,直到终老。

战后,医院很快恢复了海港检疫所的功能。因为在整修中整座建筑立面被刷成了白色,故此得名“小白楼”。如今,吴淞小白楼经过保护性整修,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黄浦江边,成为90年前中国收回海港检疫主权的历史标志。与此同时,刻着伍连德身影和足迹的小白楼,也成为一代爱国医者成功开创国境检疫事业的纪念碑!

追溯小白楼的由来,竟让我在不经意间走入近代中国检疫发展史,邂逅了伍连德这位国士。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来不缺踏踏实实干事,认认真真干成大事的先贤智者,他们闪光的事迹灿如火烛时时照亮着后人。这正是:

白山黑水灭鼠疫,斗士逆行显豪气;名扬四海伍连德,中华医坛书传奇。

国难当头出良将,收回主权势难挡;历史丰碑小白楼,传颂勋绩远流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