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平
不游翠华山久矣。记得最近一次游览翠华山,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父亲刚谢世,母亲一个人在家,郁郁寡欢。我想陪她散散心,远的地方去了海南岛;近的地方,就选距老家七八里的翠华山。而最早一次游历此山,是在四十年前,彼时,我还在故乡长安樊川中学读书,春天的一个周末,学校组织师生春游,去的就是翠华山。那次游览时,英气勃发,故游玩得尽兴,划船、爬山、照相,还探访了冰洞、风洞,闹腾了整整一天,结果呢,每人回来后写了一篇游记。我的另一个收获,是从当地的村民手中买得了一盆盆景。盆景里有一块布满苔藓的山石,还有一棵小松树。这盆盆景后来置于我的书桌旁,陪我度过了两年的中学时光,我离开家乡到西安上学时,方把它送给了一位同村的好友。
己亥年晚秋,全国晚报协会文化分会在西安召开,会议结束后,我和老友又去了离西安最近的翠华山。翠华山虽在国内名声不显,实则却是一座大有名头的山。这山,文化底蕴深厚,从《诗经》中的“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到唐人祖咏的《终南望余雪》和王维的《终南山》,不管是“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还是“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诗中所反复歌咏的终南山、太乙山,就是太乙宫南面的翠华山。翠华山里乱石叠堆,天池铺翠,林木阴翳,景色奇秀。如此自然与人文荟萃之地,无论哪个季节,施施然游之,皆有一番趣味和快意。
我们是下午两点多进山的。因刚下过雨,又值深秋,山中鲜有游人。一路上,但见云积山头,远山近树,五彩斑斓,红叶在雨后的山坡上,尤其绚烂。我们如在画中行走,约二十分钟的样子,就到了天池边。天池实则是一堰塞湖,由山体崩塌堵塞水路而形成。这里是翠华山的主景区,我们下车,就近下到天池岸边,由着性子散漫地走。天池的传说虽美,但终究是故事,皆为附会。我对这些故事一概没有兴趣,喜欢的还是真山真水。池面如翡翠,被四周的翠峰环绕着,天池便如一个婴儿,酣睡着,做着绮丽的梦了。偶尔清风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那梦也便旖旎起来。人在水边行,也就随了一池碧水,坠入梦中,或痴立、或呆望,心也就随碧水荡漾起来。岸边甬道上落叶很多,或红或黄,如贴画,色彩艳丽,让人不忍踩踏。而池东面的远山,则是红翠相间,偶有寺庙建筑的房檐屋角露出于绿树间,使山水顿然灵动起来。
上岸,去看湖西的冰洞、风洞,去攀登西边的山。冰洞、风洞皆为山峰崩坏相撑相拒,堆叠而成。巨石有大到数间房屋者。两洞皆在地下。风洞一年四季冷风飕飕。冰洞分内外洞,皆冷气森森。内洞尤甚,盛夏时节,尚可见到冰凌。因天气阴沉,又值晚秋,我们没有进洞,只是在两洞的洞前和周边看了看。约半个小时,我们已上到半山腰。喘息未定,极目山巅,见距离尚遥远,三人遂顺着一斜道而去。过一铁索桥,则到一独立之山头。山上有巨石,石面多裸露,净白而光滑。石周围皆黄栌树,经秋风一杀,树叶皆红。远峰如簪,云气涌动。望之,心胸为之一畅。
因山风渐劲,怕落雨,匆匆照了几张相,便循原路返回。在路上想,当年汉武帝在此设祭,祀太乙神时,一定是人潮汹涌,热闹非凡。但何如我等偷得半日清闲,悠游山水间,享半日清福快意哉。而暮色就在我这番胡思乱想间,变得更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