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乳名 天蚕土豆 小酒馆 复工第一高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守住生活的静
第21版:夜光杯 2020-06-02

守住生活的静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欧阳田军

守住生活的静,是我出版的一本诗集名。书名缘于书法家高式熊老师乙未年四月的赐字。我无意推荐此书,而是想倡导守住生活的静,借此对去年仙逝高老师的一份怀念。

2015年4月,春意盎然。在上海愚园路上一栋老房子里,我受朋友之邀,参加一个书画活动,在二楼见到高老师。朋友们三五成群,都在聊天,只有高老师择二楼客厅拐角处安静地坐在那儿,闭目养神、一动不动。那种老僧入定、神闲气定的感觉,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唐朝史官李翱去见药山高僧惟俨所写的诗句: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得道之人,大都高寿。高僧惟俨如此,想必已经94岁的高式熊老师也是如此。高老师至九十多岁,仍能作篆,时见精绝。隶书纯法汉人,亦功力精纯,有人称书坛少有可比肩者。有几次见过高老师写篆书,心中纯熟,一气呵成,手不抖、气不喘,感到不可思议。

高老师给到会的嘉宾写字,或五绝或七绝或对联五七字,轮到我时,早已想好,只要一个“静”字。红尘纷扰,追名逐利,脑子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奔驰不停,空想幻想比比皆是。让人静下来,是一份修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课之一。向高寿学问之人,求赐一个静字,可以每日面摩醍醐一下,时时提醒自己。

人到中年,工作任务多而杂。首先要静下来,用心分析,认真思考,找到完成任务的最佳路径。近几年参与单位修志编鉴工作,每一篇文章都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更需要静下心,坐稳冷板凳,字斟句磨。一目十行不行,还须十目一行,对表格中的一些数据,更要逐个核准。没有静功,是干不好的。

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行业内,对修志要求有二:无一字不无来历,无一事不无出处。真正做到这两点,需要修志人克服浮躁、急于求成之心。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给自家花园取名独乐园,表明自己甘于寂寞;又把书局迁过来,全力以赴。还给邻居邵雍写诗说:“我以著书为职业,为君偷暇上高楼。”高式熊写字是守静之道,司马光著书也是守静之道。

时常念叨静的好处,写过一首小诗《静如是好》:静如是好/可以听见花开的声音/静如是好/可看见明月夜行的路径/静如是好/可把一天的爱情/咀嚼珍藏一生。

滚滚红尘中,纷至沓来的东西太多,名、利、权、色。如果守不住生活的静,就会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坐卧不宁。如果不能静下来,怎么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又怎么能欣赏到在举头凝望中,那轮明月行走的路径。

当然,守住生活的静,并不是拒绝与人交流和接触,而是时时处处留点白,给相逢的人保留一点距离。梭罗懂得独处,静守心灵的美好。他说,人的价值不在其表面,我们需要的是深刻的了解,而非频繁却浅薄的接触。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成长的产物,需要修养,需要去历练和积累。静源于心,心必有志。《弟子规》里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高老师赠一字是因缘,悟一字则是心果。心若能静,便处处光明。再次端详高老师的赐字,睹物思人,填一首小词,既表达怀念,又砥砺自己,余生怀一个静字伴此身。

行香子·忆高老师法书

柳骨颜筋,九曲回环。墨色牵、豪气流连。中锋落处,笔力弥坚。看纵书气,横书意,志书贤。

时光渐老,童心常在。刷狼毫、气韵成篇。瘦肥疏密,合写人间。喜静同行,砚同琢,月同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