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从京东方到中芯国际 重视家庭资产的配置 科创板两大热点  医疗和半导体
第14版:新民财经 2020-06-13

从京东方到中芯国际

首席记者 连建明

本周,上交所公告,科创板上市委定于6月19日审议中芯国际的上市申请。从科创板上市申请被受理到上会,中芯国际仅用时19天时间,刷新上会速度。作为中国芯片龙头,中芯国际一旦获批上市,能否率领集聚科创板的中国芯片集团军,让中国半导体设备自主取得突破?

眼下芯片行业面临的困难,不由让人想起京东方是如何在液晶面板的封锁中突围的。10年前缺的不仅是芯片,那时候说法是“缺芯少屏”,中国电视机、电脑屏幕都无法自给,被日韩厂商卡住了命脉。打破这一格局的是京东方。

京东方前身是774厂(北京电子管厂),1992年,35岁的王东升任厂长时,面对的是累计亏损近3000万元濒临倒闭的企业。厂里年轻的员工纷纷离职跑到商场当售货员,老员工只能在菜市场捡白菜帮子过日子。

王东升开始股份制改革,完善造血功能,1993年,职工集资670万元,加上774厂经营性资产出资和银行的债转股,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公司成立。1997年,京东方选择发行B股上市,融资3.5亿港元。2000年12月,京东方增发A股,融资9.7亿元。

有了钱干什么?京东方选择电视机行业,开始都是合资模式,主要生产显像管、显示器。真正突破从2003年选择液晶面板开始。这个过程异常艰难,液晶面板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韩国企业手里,他们对中国企业技术封锁。自己造先得从学习开始,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旗下的HYDIS,随后开始建设自己的5代线,边学习边突破,2008年开始,京东方在成都、合肥、北京、鄂尔多斯等地接连建设4.5代、6代、8代、8.5代生产线。造屏是非常烧钱的,从2008年到2013年,京东方投入1300亿元,一开始亏损累累,仅2010年就亏损20亿元。经过10年拼搏,京东方终于完成了超越,2018年,京东方超越韩国双雄三星和LG,一举成为全球液晶面板老大。2019年,京东方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

眼下中国集成电路遇到的困难,和当年京东方非常相似,当然,芯片的难度比面板更大,但是,和10年前相比,有利条件更多,首先是现在钱更多,一方面政府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以及银行支持力度更大,这次中芯国际回归科创板就拟募集资金200亿元,远远高于京东方当年A股上市时候的9.7亿元。其次,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中国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未来10年、20年,在芯片制造方面的突破完全有可能,京东方能做到,其他行业也可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