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首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日前揭晓,其中不乏武康大楼、杨浦区图书馆、宝庆路3号等网红建筑。既重视保护修缮又鼓励活化利用,让老建筑“活”在当下,发挥其独特价值,这才是今天对于老建筑正确的“打开方式”。
历史建筑之所以牵动人心,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我从小生活在人民广场附近,高高矗立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大钟还在,但200米外欧式风格的原黄浦区少年宫(精品商厦)大楼,早已无影无踪。海南路上的原虹口区政府办公楼,是一座回廊式的清水红砖建筑,1949年还曾升起苏州河以北第一面五星红旗,但现在已被一栋摩天大楼所取代。一幢幢老房子里,有城市故事,有历史文脉,也有都市人的乡愁。
所幸,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如今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历史建筑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上海以“留、改、拆”理念对待城市更新,使得大量老建筑得以保留。据统计,上海现有近代优秀历史建筑3057幢。将这么多优秀历史建筑作为文物进行保护,不可能也不现实,只有在老建筑中注入新的功能,使其更好活化利用,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有一个难点,就是新老建筑往往交错在一起。值得称道的是,此次示范项目评选关注到了这个问题,黄浦区179号街坊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保护工程以街坊所在的十字街为轴线,把周围的新旧建筑都串了起来,变成一个有烟火气的商业群体。这样,一片街区都“活化”起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越来越多的老建筑成网红是好事。一方面,体现了上海积极保护的成果,其蕴藏的价值和承载的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有了无数双公众的眼睛来监督,来挑刺,也可以促进保护工作。同时,老建筑不应满足于成为网红。网红的东西不一定长久,历史建筑却需要用心呵护,需要注入情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