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本市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0分 250人考分超600分 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 总体录取机会不低于往年 到网点办理业务一定要带银行卡?建行“智慧扫码办” 18岁生日去老站长墓前汇报成绩
第8版:综合新闻/广告 2020-07-24
杨浦救助站的“女儿”高考成绩超过了本科线

18岁生日去老站长墓前汇报成绩

457分!杨浦救助管理站的“女儿”小樑昨晚第一时间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超过上海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57分,其中,英语成绩还考了全校第一。

看着电脑屏幕,她对陪着她查分的社工姐姐说,这个成绩让她既觉得是“意料之中”,又觉得自己“应该考得更好一些,辜负了关心我的人”。

再过10天就是小樑的18岁生日,她有三个生日愿望:一是去曾经热心收留她8年的“爷爷奶奶”家看一看,二是与同学一起毕业旅行。第三个最重要的愿望,是去杨浦救助管理站前任站长李福强的墓前,对着给了她一个“家”并帮助她申办户口得以继续求学的“站长爸爸”亲口说:“您一直说‘人生都要经历风雨,路是靠自己走出来’,希望我考上大学,好好生活,我实现了您的愿望!”

救助站是第二个家

李福强和救助对象小樑的故事曾在2017年11月26日和2018年3月27日两次登上本报。

小樑身世坎坷。5岁的她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失踪,被送到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小樑是非婚生子女,所以一直没法办户口,在救助站和定海路街道办事处帮助下,热心市民胡奶奶和孔爷爷收留了小樑。然而,2016年初,因胡奶奶身体原因等因素,无法再继续收留她,李福强就把她接回站里。这些年,小樑一直住在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困境儿童保护中心。

2017年中考前,李福强和杨浦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四处奔走,得到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小樑终于有了户口,可以继续读高中了。在派出所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她热泪盈眶:“别人一出生就有的东西,我到了15岁终于有了。”

此时的她并不知道,李福强已确诊癌症晚期,正用最后一份光和热为她的成长铺路。2018年3月,李福强倒下了,但他对小樑的谆谆叮嘱“路是靠自己走出来”从来没有被忘记,他的工作理念“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的爱心,能够改变受助对象的生活轨迹,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也从来没有被杨浦区救助管理站的全体工作人员忘记。

各方关爱女孩成长

小樑学习勤奋刻苦,中考考入杨浦区重点中学中原中学后,她的成绩名列前茅,长期担任班长职务,并获评“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和杨浦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没有父母,但相比别人,小樑拥有更多人的关心。

在救助管理站,专职社工负责她的生活起居,跟踪学习、心理疏导,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帮她规划和管理生活补助。上网课的时候,站里腾出办公用的笔记本电脑。迎考季,食堂每天确保鸡蛋、牛奶、水果供应,周末还按其口味适当加餐。

定海路街道为她申请低保金,再加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她每月有1900元生活费。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还慷慨解囊,给予爱心捐款。高考前,杨浦区团委招募复旦附中的志愿者老师上门为她补课,区教育局则提供了特困家庭优秀学生辅导讲座……

点滴爱心,小樑铭记在心,要用自己的方式报恩。

用善良回报爱心

高考当天,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带着鼓舞士气的横幅,在考场外为她打气;高考后,站长居加定自掏腰包请她吃了一顿大餐,还和社工一起陪她去打了一对耳洞。小樑觉得,这对耳洞就像是小小的成人礼。一路见证她成长的救助站工作人员和社工一下子感觉到“孩子长大了”。

昨天下午,救助管理站为小樑和另一名困境儿童举办了生日会,社工姐姐送给她一副兔子耳钉。捧着漂亮的礼物,小樑对今后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我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大学里一定要争取入党!还要加入学生会,为学校和同学服务。滑板和吉他社团也是我想尝试的……”

昨晚查分后,小樑一边吃着社工姐姐买来的汉堡,一边在看填报志愿的资料。她说,第一志愿打算填报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传染病专业,姐姐提醒她“这个有点辛苦和危险哦”,她说:“很多人关心着我,我为大家付出,也没有什么辛苦和可怕的。”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