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杨浦史上最大体量旧改地块昨高比例签约生效 虹桥商务区迎企业注册高峰 融入更多本土特色 宜家上海静安城市店开门迎客 世界最大工业软件提供商亚太总部将落沪 人民城市“后疫情时代”的精气神
第4版:要闻 2020-07-24

人民城市“后疫情时代”的精气神

姚丽萍

2020年,不寻常。2020年7月21日,也不寻常。

这一天,上海走出了历时42天的本世纪以来最长梅雨季。

这一天,“小巷总理”忻梅影盼来了申城旧改征收史上的又一个新纪录——黄浦区新昌路1号南块和7号地块第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达到99.48%,创下上海大体量旧改项目签约首日新高!

这一天,新当选的上海市市长龚正在宪法宣誓后向市民承诺——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切实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办好“老小旧远”、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生态环保等民生实事,倾心倾情倾力建设更有温度的城市、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这一天,申城发生的不寻常,背景都是新冠疫情突袭之后数月鏖战,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不寻常,透露的,是一座人民城市在“后疫情时代”的精气神。

一座城市之所以卓越,恰恰在于逆境中的风骨、睿智和力量。起初,人们以为,新冠疫情只是一场短暂的暴风雪,现在,人们认识到,这场疫情带来的,是全球经济深度衰退。面对疫情大考,遭受重创之后,中国经济拿出了二季度反弹的好成绩。上海又如何?本周,提交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的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报告,很耐看。

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二季度实现正增长;其间,“四个持续”很突出。

第一,先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领域持续改善。无论是服务业明显回升,工业降幅逐月收窄,投资加快回升,还是消费明显改善,都是利好消息。回想下,“五五购物节”的壮观景象,也难怪五月、六月申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当月正增长!

第二,疫情冲击中逆势增长的领域持续向好。外资长期看好我国和上海经济的信心没有变,上半年实到外资在去年同期增长13.9%的基础上增长了5.4%。

第三,新动能在疫情倒逼下持续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增长,上半年产值增长5.5%,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大幅增长,有力推动工业回暖。这中间,还酿造了一个汉语新词——“大云物移智”,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云物移智”,代表的新技术,今年以来蓬勃发展。

第四,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先看居民收入,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577元,同比增长3.6%,继续快于经济增长。再看物价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一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至于生态环境,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0%。

“四个持续”,是一组组数据,更是一座城市的创造和坚守。后疫情时代,经济民生和社会发展越是遭遇巨大挑战,就越是要拿出不惧挑战、化危为机的勇气和担当;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让这座城市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日子更红火、未来更可期,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后疫情时代,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上海这座人民城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在这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创新潜力充分释放,汇聚起的,是心齐气顺干事业的磅礴力量。

疫情,终将有结束的时候。有一天,回望历史,一座人民城市在危机中培育新机、于变局中开创新局的精气神,足以令所有身居其中的人们为之骄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