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庭院长廊(剪纸) 从程老姓名的读音说起 北京来信 假领头翻出新花头 慈母般的恩师 与谁同坐
第20版:夜光杯 2020-08-10

北京来信

王汝刚

2008年春天,我收到一封来信,信封印着红色字样“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旁边是手写签名“周海婴”。好熟悉的名字呀,莫非他是鲁迅先生的儿子?我与他素昧平生,为何给我来信?

阅读后才知道,这确实是周海婴先生的亲笔信,他告诉我,下周将来上海,约我见面,有事面谈。时间、地点都交代得很详细,短短几行字,充满真诚与热情。

我喜欢读鲁迅先生的书籍,还看过不少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些事印象很深,比如,鲁迅先生偶尔也要发文人脾气,生气了,躺在大陆新村的阳台上不起来,别人去劝,根本没有作用,只有宝贝儿子周海婴出场,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海婴不声不响,走到父亲身边,也照样躺在地下。这下,鲁迅先生只好笑着起身。父子情深,可见一斑。

按照约定,我来到淮海坊,见到了仰慕的周海婴先生。海婴先生个头很高,银灰头发,气度不凡,用句上海话形容,老克勒,卖相交关好。他说话慢条斯理,操一口北京话,偶尔加句上海话,字正腔圆,谈吐很幽默。

虽然初次见面,竟然没有距离感。海婴先生对我说,我看过电影《股疯》,你把上海滩小瘪三演活了。我告诉海婴先生,自己曾演出根据鲁迅先生小说改编的滑稽戏《阿Q正传》,扮演绍兴小瘪三——小D,海婴先生笑着说,滑稽演员真不简单,会说多种方言,老百姓就是喜欢这类通俗艺术。

言归正传,海婴先生提起一件往事,上世纪五十年代,他陪伴母亲许广平生活在上海霞飞坊(即淮海坊)。海婴喜爱摄影,经常背上照相机,外出采风。有一次,在人民公园,遇到滑稽表演艺术家笑嘻嘻正领着儿子在散步,海婴看过笑嘻嘻主演的滑稽戏《活菩萨》《七十二家房客》,于是上前打招呼。笑嘻嘻以为遇到观众,两人无拘无束闲聊起来。海婴问笑嘻嘻,如何在舞台上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笑嘻嘻眉飞色舞,娓娓道来,海婴不失时机,端起照相机,抓拍了好几张照片。笑嘻嘻开玩笑,照相胶卷价钿蛮大,还是少拍几张吧。最后,海婴抱着笑嘻嘻的儿子连生拍了一张合影。两人谈得很投机,笑嘻嘻发出邀请,寒舍就在大光明电影院隔壁同福里十七号,欢迎你上门做客。海婴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坦诚地说,我叫周海婴,是鲁迅先生的儿子。笑嘻嘻恍然大悟,难怪面孔蛮熟。时近中午,两人才依依不舍分别。不久,海婴把相片寄给了笑嘻嘻。

时过境迁,周海婴年龄已近八十,有关单位和亲友们准备为他举办摄影展。他趁来沪做筹备工作,约我见面,送我一份请柬和画册,邀请我作为笑嘻嘻老师的学生,参加摄影展开幕式。

2008年11月7日,我来到鲁迅纪念馆,参加“镜匣人间——周海婴80摄影展”。这次展览非常成功,海婴先生以敏锐、犀利的镜头语言,捕捉真实、鲜活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见证共和国发展历程,记录老百姓市井生活。特别引起我兴趣的是一组人物相片,这里既有历史名人,也有普通市民,甚至还有小贩、乞丐、报童……留下珍贵历史资料,值得后人研究。

本来,海婴先生与我相约下次来上海,一定去剧场看滑稽戏,谁知2011年4月,周海婴先生不幸逝世,我十分惋惜。虽然与他相识未久,来往不多,但是,海婴先生独特的气质和人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