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白陶三面女神童(摄影:梁栋)
◆原 野
中国古陶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考古、史学、文字、美术、书法艺术以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西部,始于五六千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红山文化考古收藏研究热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近期,作者有幸探访了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文博堂》馆藏古陶器,在主人的认真讲解下,揭开了古陶的神秘面纱。
“红山文化白陶三面女神童”,高53厘米,直径15厘米。据记载,位于北方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出现立体圆雕的妇女像,有明显的生理特征。细看这件器物,显然成熟妇女形象尚未形成,故称女神童。整件器型线条简约,与红山文化玉器线条如出一撤,几乎看不到有多余的累赘线条。这也是中国文化界学者一直以来所论证的观点,中国宋朝的瓷器家具之简约主义美学,领先西方器物美学数百年。宋朝距今八九百年,而红山文化距今六七千年。或许中国宋朝的简约主义美学,就源于华夏红山文化陶器玉器上的简约主义美学。
更精彩的是:这件“三面女神童”说明红山文化时期的原始艺术家已经懂得了超越时间空间的三维立体世界。过去收藏界谈起红山文化器物大都指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白陶三面女神童”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说法,证明红山文化不单单是玉的文化,还应涵盖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