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日前,作为上海唯一入选者,杨浦获批成为中国科协确定的全国首批22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区之一。昨天,在2020年“科创中国”@上海杨浦试点城市(园区)建设现场推进活动上,杨浦区提出,将在未来5年努力建设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间”,聚焦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上海技术交易所为抓手,打造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影响全球的技术交易服务网络平台。
杨浦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云集,坐拥科创成果和项目优势。然而这些科研成果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长期存在难以进场交易的“痛点”。为此,杨浦区联合上海市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探索完善科技智库、促进技术交易、深化国际交流,打造以技术交易为核心的科技经济融合“样板间”。
在这些探索中,杨浦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建的首个“样板间”——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率先揭牌。该平台将打造以海洋技术交易为核心的“技术券商”样板间,提供从成果评估、技术审计、供需对接到成果推广、成果挂牌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打造世界一流水产科技成果高地。
杨浦区向长三角的其他4个“科创中国”首批试点城区发出倡议书,昨天,杨浦区科协与江苏无锡市,浙江宁波市、嘉兴市和安徽铜陵市四市的科协启动“科创中国”长三角区域创新组织,以打通技术交易最后一公里为目标,通过实施“科协-学会-学术”一体化、“技术-产业-资本”一体化、“高校-企业-政府”一体化的三螺旋组织体制,构建长效稳定的运作机制,推进长三角“科创中国”试点建设形成合力。